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佳运 1 ; 马淑梅 2 ; 余常兵 3 ; 王淑彬 4 ; 魏亚凤 5 ; 杨文钰 1 ; 王小春 1 ;
作者机构: 1.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农村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2.湖南省作物研究所
3.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4.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5.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长江流域;多熟模式;水分供需平衡;单方水效益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22 年 48 卷 011 期
页码: 2891-29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长江流域年内降雨分布不均,季节性干旱问题严重,构建以避旱减灾为主体的多熟间套作种植模式是实现本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根本途径.本研究于2016—2020年在长江流域(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江苏等5个地区)进行旱地多熟模式水分利用特征评比试验,分别设置为四川:小麦-夏玉米(C1)、小麦-夏玉米‖夏大豆(C2)、饲草油菜-春玉米/夏大豆(C3)、马铃薯-春玉米/夏大豆(C4);湖北:油菜-夏玉米‖夏大豆(B1)、饲草油菜-春玉米‖春大豆(B2)、马铃薯/春玉米/夏大豆(B3);湖南:油菜-夏玉米‖夏大豆(N1)、饲草油菜-春玉米/夏大豆(N2)、饲草油菜-春玉米‖春大豆-秋大豆(N3);江西:马铃薯/春玉米/夏大豆(X1)、油菜-夏玉米‖夏大豆(X2)、黑麦草-春玉米/夏大豆(X3)、黑麦草-春玉米‖春大豆(X4);江苏:小麦-鲜食玉米/鲜食玉米(S1)、小麦-鲜食玉米/鲜食大豆(S2)、鲜食蚕豆/鲜食玉米-鲜食玉米(S3)、鲜食蚕豆/鲜食玉米-鲜食大豆(S4).应用AquaCrop模型比较了不同种植模式的水分供需平衡特征、折谷总产量和单方水效益.4年结果表明,四川C4的水分满足率较C1、C2和C3平均分别增加5.28%、2.91%和6.00%,折谷总产量分别显著增加71.2%、49.3%和25.6%,单方水效益分别增加329.29%、123.42%和45.52%;湖北B3的水分满足率较B1和B2平均分别增加3.99%和3.51%,折谷总产量分别显著增加36.8%和25.8%,单方水效益分别增加295.60%和69.01%;湖南N2的水分满足率较N1和N3平均分别增加9.08%和2.93%,单方水效益分别增加58.47%和183.33%;江西X1的水分满足率较X2、X3和X4平均分别增加7.94%、6.70%和4.05%,折谷总产量分别显著增加112.4%、152.5%和116.8%,单方水效益分别增加70.13%、15.49%和46.53%;江苏S4的水分满足率较S1、S2和S3平均分别增加8.93%、5.85%和2.96%,折谷总产量分别显著增加35.4%、17.5%和12.6%,单方水效益分别增加60.25%、14.93%和45.56%.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和江苏分别种植马铃薯-春玉米/夏大豆、马铃薯/春玉米/夏大豆、饲草油菜-春玉米/夏大豆、马铃薯/春玉米/夏大豆和鲜食蚕豆-鲜食玉米/鲜食大豆等种植模式,有利于改善水分供需平衡特征,提高折谷总产量和单方水效益.长江流域旱地应根据不同的降雨条件选择适宜的多熟间套作种植模式,以实现避旱减灾和水资源高效利用.
- 相关文献
[1]长江流域露地越冬甘蓝新品种比较试验. 肖燕,秦文斌,戴忠良,潘永飞,姚悦梅. 2011
[2]2014―2017年长江流域及江苏省区试棉花品种枯萎病抗性评价. 林玲,张昕,邓晟,王卿. 2018
[3]基于GGE双标图的长江流域国审棉花品种分类特征评价. 许乃银,李健. 2014
[4]建国以来我国长江流域棉区棉花品种的遗传改良 Ⅰ.产量及产量组分性状的改良. 张德贵,孔繁玲,张群远,刘文欣,杨付新,许乃银,廖琴,邹奎. 2003
[5]长江流域彩色棉育种现状及产业化发展前景. 陈旭升,狄佳春,许乃银,殷剑美,刘剑光,吴巧娟,肖松华. 2008
[6]长江流域直播油菜密植效应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王积军,左青松,陈红琳,高建芹,汪波,周广生,傅廷栋. 2018
[7]长江流域国家棉花区域试验审定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演变分析(英文). 许乃银,李健. 2014
[8]长三角水稻-油菜周年两熟温光资源分配与利用特征. 陶玥玥,盛雪雯,徐坚,沈园,王海候,陆长婴,沈明星. 2023
[9]棉花区试中品种多性状选择的理想试验环境鉴别. 许乃银,李健. 2014
[10]基于GGE双标图和纤维长度选择的长江流域棉花区域试验环境评价. 许乃银,张国伟,李健,周治国. 2013
[11]利用GGE双标图和综合选择指数划分棉花品种生态区. 许乃银,李健. 2014
[12]高淀粉多抗甘薯新品种苏薯29的选育. 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禹阳,郭小丁,谢一芝. 2018
[13]长江流域棉花纤维品质的区域特征研究. 许乃银,陈旭升,狄佳春,肖松华,刘剑光. 2003
[14]我国棉花大品种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分析. 白岩,彭军,赵素琴,付小琼,许乃银. 2022
[15]长江流域近55年水稻花期高温热害初探. 谢晓金,李秉柏,李映雪,申双和. 2009
[16]利用GGE双标图划分长江流域棉花纤维品质生态区. 许乃银,李健. 2014
[17]长江流域棉花区域试验国审品种主要性状的演变分析. 许乃银,李健. 2014
[18]长江流域中稻产量和品质性状差异与其生育期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陆佳岚,王净,马成,陶明煊,赵春芳,张亚东,李霞,方先文,张俊,陈长青,张巫军,夏加发,江学海,柳开楼,乔中英,张彬. 2020
[19]长江流域春棉F_2油后直播利用价值研究. 叶泗洪,潘宗瑾,添长久,路曦结,韩文兵,吴德祥. 2017
[20]长江流域油(麦)后直播短季棉新品系选育. 叶泗洪,添长久,路曦结,仇朋,潘宗瑾,吴德祥.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长江流域田间配置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群体产量和气候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刘席文;马淑梅;余常兵;王淑彬;魏亚凤;王小春;杨文钰
关键词: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田间配置;群体产量;气候资源利用效率
-
398份裸大麦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李赢;刘海翠;石晓旭;石吕;韩笑;刘建;魏亚凤
关键词:裸大麦;表型多样性;质量性状;数量性状
-
51份裸大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分析
作者:刘海翠;李赢;石晓旭;韩笑;严旖旎;刘建;魏亚凤
关键词:裸大麦;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
-
扬麦29和苏裸麦2号的淀粉特性比较
作者:石吕;石晓旭;薛亚光;韩笑;魏亚凤;刘建
关键词:扬麦29;苏裸麦2号;淀粉颗粒;粒度分布;糊化特性
-
江苏如东草甸土水稻穗肥减氮运筹技术研究
作者:石吕;石晓旭;李赢;薛亚光;魏亚凤;韩笑;杨美英;刘建
关键词:草甸土;水稻;穗肥减氮运筹;群体质量;稻米品质
-
小麦干物质积累和碳氮转运对稻秸非均匀性覆盖还田的响应
作者:石吕;李赢;刘海翠;薛亚光;韩笑;石晓旭;魏亚凤;杨美英;刘建
关键词:宽窄行;稻秸全量还田;非均匀性覆盖;小麦产量;干物质积累;碳氮转运
-
江苏裸大麦品种农艺及营养品质性状分析
作者:李赢;刘海翠;石晓旭;韩笑;刘建;魏亚凤
关键词:裸大麦;农艺性状;营养品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