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石吕 1 ; 石晓旭 1 ; 薛亚光 1 ; 韩笑 1 ; 魏亚凤 1 ; 刘建 1 ;
作者机构: 1.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南通市循环农业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扬麦29;苏裸麦2号;淀粉颗粒;粒度分布;糊化特性
期刊名称: 大麦与谷类科学
ISSN: 1673-6486
年卷期: 2023 年 40 卷 005 期
页码: 24-31
摘要: 本研究以小麦品种扬麦29和元麦品种苏裸麦2号为试验材料,在成熟期测定其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并分别提取淀粉,观察和比较两者的淀粉粒形态和数量、体积、表面积分布特征以及淀粉糊化特性(RVA)、热力学特性(DSC)、晶体结构和链长分布.结果表明,苏裸麦2号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均显著低于扬麦29,直链淀粉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扬麦29的A型淀粉表面有明显的"赤道槽",苏裸麦2号B型淀粉的团聚现象更为明显.2份材料淀粉粒的数量和体积呈微弱的双峰分布,表面积为双峰分布,胚乳淀粉基本由C型淀粉粒组成,总体积主要取决于A型淀粉粒,A型淀粉粒表面积占比超过50%.其中苏裸麦2号C型淀粉粒数量、体积和表面积占比大于扬麦29,而A型和B型淀粉粒趋势与之相反.苏裸麦2号淀粉的峰值黏度、最低黏度、崩解值、峰值时间均显著高于扬麦29,最终黏度与回生值则呈相反趋势.热力学参数和热焓值总体呈现扬麦29高于苏裸麦2号的趋势.2份材料淀粉晶体结构均为典型的A-型晶体结构,且苏裸麦2号的结晶度高于扬麦29.支链淀粉链长受短链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其中扬麦29的支链淀粉短链部分,即聚合度为6~12所占的相对比率要高于苏裸麦2号.
- 相关文献
[1]裸大麦新品种苏裸麦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魏亚凤,刘建,潘宝国,李波,汪波. 2015
[2]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方式对苏裸麦2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李赢,刘海翠,石吕,石晓旭,薛亚光,刘建,魏亚凤. 2022
[3]Glu-1位点等位变异及表达量对麦谷蛋白聚合体粒度分布的影响. 马鸿翔,姚金保,何中虎. 2009
[4]基肥氮、磷、钾配施和拔节期追施氮肥对鲜食期采收糯玉米糊化特性的影响. 陈国清,赵浚宇,王鑫,陆大雷,陆卫平. 2014
[5]淀粉型甘薯品种直链淀粉含量、糊化特性和乙醇发酵特性的关系. 孙健,岳瑞雪,钮福祥,徐飞,朱红. 2012
[6]不同氮肥与密度水平对鲜食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明,李洪民,张爱君,陈晓光,靳容,蒋薇,唐忠厚. 2020
[7]甘薯块根熟化过程中麦芽糖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李臣,后猛,马猛,张允刚,李强.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耕种机械化研究进展
作者:单海勇;严旖旎;张晋;刘旭杰;韩笑;刘建
关键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耕种;农机农艺融合
-
我国新型肥料产业现状与发展展望
作者:刘旭杰;严旖旎;单海勇;张晋;韩笑;刘建
关键词:新型肥料;现状;发展展望
-
减氮和侧深基施缓混肥对‘南粳5055’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阚建鸾;石吕;韩笑;周志宏;苏建平;刘建;薛亚光
关键词:水稻;减氮;侧深施缓混肥;产量;品质
-
生长调节剂对大豆-玉米间作模式中玉米产量和抗倒性的影响
作者:严旖旎;单海勇;刘旭杰;张晋;石晓旭;石吕;刘建;杨美英
关键词:玉米;倒伏;茎秆强度;根系活力;产量
-
2BFGK-12型稻茬麦集秸旋耕施肥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作者:张晋;薛亚光;刘旭杰;单海勇;吴崇友;刘建
关键词:稻茬麦;洁区播种机;稻秸还田;机艺融合
-
长江流域田间配置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群体产量和气候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刘席文;马淑梅;余常兵;王淑彬;魏亚凤;王小春;杨文钰
关键词: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田间配置;群体产量;气候资源利用效率
-
不同麦稻轮作模式产量、资源利用及经济效益分析
作者:石晓旭;石吕;薛亚光;陈永建;刘旭杰;单海勇;张晋;韩笑;严旖旎;刘海翠;李赢;杨美英;刘建
关键词:元麦;小麦;水稻;产量;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