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苏啤3号大麦鲜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乔海龙 1 ; 陈健 1 ; 沈会权 1 ; 陶红 1 ; 陈晓静 1 ; 陈和 1 ; 臧慧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大麦;施氮量;密度;鲜叶产量;叶绿素;蛋白质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09 年 29 卷 04 期

页码: 134-1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给用于麦绿素生产的大麦种植提供依据,以苏啤3号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0、187.5、375、562.5kg/ha)和种植密度(150万、300万、450万、600万/ha)对大麦鲜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密度对苏啤3号鲜叶产量、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均具有极显著影响。适宜的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均可提高苏啤3号大麦的鲜叶产量、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在施氮量375 kg/ha、密度450万/ha下,苏啤3号获得了较高的鲜叶产量(21126.7 kg/ha)和叶绿素含量(2.373 g/kg);在施氮量562.5 kg/ha、密度450万/ha下,苏啤3号鲜叶蛋白质含量最高(17.58%)。苏啤3号鲜叶Ca、Mg、Zn、Cu的含量,在种植密度间和施氮水平间也均存在显著差异,随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其各元素的含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密度300万/ha、施氮量375 kg/ha下,苏啤3号鲜叶Cu和Zn含量最高(10.24和26.96μg/g),而Mg和Ca含量在施氮量187.5 kg/ha、密度300万/ha下最高(174.94和324.17μg/g)。综合来看,在375 kg/ha施氮量和450万/ha种植密度下,苏啤3号大麦鲜叶产量和品质最适宜于叶绿素生产。

  • 相关文献

[1]盐胁迫对不同大麦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乔海龙,陈和,陈健,沈会权,陶红,臧慧,栾海业,张英虎. 2014

[2]施氮量和密度对大麦苏啤7号茎叶氮含量、产量及籽粒蛋白质的影响. 乔海龙,陈和,陈健,陶红,臧慧,栾海业,张英虎,沈会权. 2018

[3]麦绿素用大麦品种的品质性状研究. 陶红,乔海龙,沈会权,陈和,卞同洋,陈晓静,臧慧,陈健. 2008

[4]苏棉15号大麦后地膜移栽配套技术研究. 潘群斌,蔡立旺,陈建平,卞加和,陈志元,丁大见. 2001

[5]施氮量与栽插密度对粳稻品种品质的影响. 胡曙鋆 ,徐大勇 ,杜永 ,徐敏权 ,王学红. 2004

[6]施氮量、密度和播种期对苏啤4号经济性状的影响. 沈会权,陈和,茆训余,陶红,陈晓静,陈健,乔海龙. 2007

[7]密度、施氮量对油菜淮杂油7号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蒋守华,刘葛山. 2011

[8]密度和施氮量对早熟晚粳通粳981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周根友,汪波,夏华. 2017

[9]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苏啤4号产量性状的影响. 乔海龙,沈会权,陈和,陈健,陈晓静,陶红,臧慧. 2010

[10]苏玉30适宜的种植密度及氮肥施用量. 陆虎华,薛林,郝德荣,冒宇翔,陈国清,胡加如,石明亮,张振良,黄小兰,周广飞. 2016

[11]移栽密度和施氮量对宁油14号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邱江,黄秀芳,戚存扣,孙敬东,陈新军,韩桂琴. 2006

[12]抛栽稻田不同密度稗草对其自身生长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娄远来. 1999

[13]盐分胁迫对大麦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乔海龙,陈和,陈健,沈会权,陈晓静,陶红,臧慧. 2010

[14]大麦种质耐盐性鉴定及评价. 乔海龙,沈会权,陈健,陶红,臧慧,栾海业,张英虎,陈和. 2015

[15]推进大麦生产的意义及利用价值的探讨. 陈晓静,陈和,陈健,沈会权,徐相宏. 2003

[16]“绿灵宝”复合植物营养液在大麦上的应用效果. 王凯,尹金来,周春霖,洪立洲,丁金海,王茂文. 2000

[17]大麦种质资源征集编目及鉴定利用. 黄如鑫,陈和,陈健,陈晓静,吴春,沈会权. 1999

[18]盐分胁迫对大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乔海龙,唐海洋,陈和,陈健,陶红,陈晓静,沈会权,臧慧. 2008

[19]盐城市大麦种子产业化的有关问题探讨. 吴春,张明生,周汝芹. 2002

[20]大麦雄性不育系“亲270A”的特征特性及利用. 张明生,陈晓静.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