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内陆渔业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特征及碳汇机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健 1 ; 苏彦平 1 ; 刘洪波 1 ; 戈贤平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内陆渔业;生态系统;碳循环;碳汇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12 年 36 卷 05 期

页码: 157-1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渔业是水体生态系统中惟一可控的有效增汇产业,碳汇渔业是水体生态系统中惟一的"碳汇产业"。为了更好地把握内陆渔业生态系统碳循环及碳汇机制的特征,目前的重点研究应包括内陆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包括自然水域和池塘)中碳循环的规律,碳赋存形态的归转,各类水产品生物对碳汇的贡献途径和份额以及相应的计量体系和评价模型等;同时,希望合理地估算及测定内陆渔业水体、水–气界面间CO2通量,把握内陆渔业水域生态系统碳源/碳汇的动态,进而构建内陆渔业水域生态系统的环境碳/生物碳/碳通量时空变化的信息库。

  • 相关文献

[1]潮间带湿地碳循环及其环境控制机制研究进展. 仲启铖,王开运,周凯,来琦芳. 2015

[2]关于西部内陆渔业的分析研究. 张铭羽,吴万夫. 2005

[3]中亚五国内陆渔业产业衰退析因及其重振策略探讨. 户国,马卓君,王炳谦,张人铭,都雪,贾钟贺,陈伟兴,纪锋. 2017

[4]太湖刺网生计渔业问题. 陈君祥,高超,刘依阳. 2020

[5]国外内陆渔业设施的应用现状. 陈曾龙. 1999

[6]国内外陆渔业设施的应用现状. 陈曾龙. 1999

[7]战后日本渔业的兴衰与变化:1946—2016(下). 王茜,缪圣赐,李励年,肖黎,熊敏思,高凌,余丽萍,陆亚男. 2018

[8]有机碳—氧化铁结合对海洋环境中沉积有机碳保存的影响. 赵彬,姚鹏,于志刚. 2016

[9]养殖栉孔扇贝对桑沟湾碳循环的贡献. 张明亮,邹健,毛玉泽,张继红,方建光. 2011

[10]南极罗斯海氧化还原敏感元素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海洋意义. 王家凯,李铁刚,熊志方,常凤鸣,秦秉斌,王琳淼,贾奇. 2018

[11]西太平洋风尘沉积记录研究进展. 万世明,徐兆凯. 2017

[12]海洋酸化对碳、氮和硫循环的影响. 于娟,张正雨,田继远,杨桂朋,贾鸿冰. 2018

[13]海洋纹层硅藻席古海洋学与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熊志方,李铁刚. 2017

[14]末次冰消期以来南大洋深部流通性与大气p_(CO_2)的关系及其控制机制. 李铁刚,王家凯. 2018

[15]新生代气候变冷机制研究进展. 靳华龙,万世明. 2019

[16]海洋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及碳生物量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王庆轩,崔正国,曲克明,王庆奎,魏玉秋,孙军. 2023

[17]夏季桑沟湾养殖水域有机碳的平面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夏斌,陈碧鹃,崔毅,崔正国,张旭志,刘淮德,丁东生,蒋增杰. 2013

[18]人工鱼礁生态系统碳汇机理及潜能分析. 李娇,关长涛,公丕海,崔勇,黄滨. 2013

[19]桑沟湾大叶藻海草床生态系统碳汇扩增力的估算. 高亚平,方建光,唐望,张继红,任黎华,杜美荣. 2013

[20]以科技创新引领低碳渔业发展——助推中国低碳发展的有效路径. 高磊,刘英杰.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