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利用一个F2∶3单基因分离群体精细定位水稻穗顶部退化基因ATS1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杰瑜 1 ; 朱婷婷 2 ; 姜树坤 3 ; 刘鑫 4 ; 寻子琦 4 ; 程治军 4 ;

作者机构: 1.六安职业技术学院

2.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

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4.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

关键词: 水稻;穗顶部退化;数量性状基因(QTL);ATS1;基因精细定位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22 年 004 期

页码: 1124-11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水稻穗顶部退化(PAA,panicle apical abortion)是一种典型的数量性状,极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Ats1是一个来自于秋光和七山占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先前的连锁分析发现,它在第8号染色体上带有一个穗顶部退化基因ATS1(Aborted Top Spikelet 1),与先前定位的qPAA8位置近似。通过比较北京地区2018年与其他年份的气候差异,以及在不同生长环境条件下Ats1的穗顶部退化表型时发现,穗顶部退化表型与生长环境条件高度关联。在2018年的高温生长条件下,Ats1穗顶部退化程度相对减轻,说明高温降低了Ats1穗顶部退化表型的发生率。此外,通过IRAT129和Ats1杂交配置的F2群体的遗传分析,发现穗顶部退化的遗传分离明显偏离单基因显性遗传的3退化∶1正常的分离比例,说明Ats1置换系中可能还存在其他穗顶部退化基因。基于F2∶3家系群的表型分析,筛选出单基因分离家系18C4013,进一步将ATS1基因定位于57 kb区域内,为最终克隆该基因奠定了基础,其表型鉴定及单基因家系分离的方法可以被进一步用于其他受环境条件影响的复杂性状的基因精细定位。

  • 相关文献

[1]寒地水稻旱育壮秧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孙世臣,洛育,张凤鸣,白良明,姜树坤,姜辉. 2013

[2]细胞凋亡抑制剂对水稻花培的影响. 吕晓波. 2002

[3]酸化矿质混配肥料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英. 1999

[4]黑龙江省水稻品种耐寒能力评价. 王连敏,王立志,李忠杰,李锐,王春艳,刘功,中本和夫. 2007

[5]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其在水稻育种中应用与展望. 冯延江,王麒. 2007

[6]矿质镁对水稻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李晓鸣,王玉峰. 1999

[7]水稻卫星搭载诱变育种研究. 宋福金,高存启,刘宝海,张广彬,聂守军,于良斌. 2003

[8]黑龙江省水稻主栽品种品质特征特性比较和分析. 李霞辉. 2004

[9]优质粳稻龙粳26号精确定量肥密技术研究. 魏中华. 2010

[10]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推广. 赵跃坤. 2013

[11]不同类型土壤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特性的影响. 王秋菊,常本超,孙兵,高盼,刘峰,高中超. 2015

[12]黑龙江省稻花香品种品质现状分析. 段传玲,赵琳,张瑞英,张宏坤,兰静. 2016

[13]水稻新品种九稻58号(九02GB5)选育报告. 程菡,李香顺,迟力勇,王孝甲,马东传. 2008

[14]新型水稻BB肥的研制与应用. 尹桂花,谷唯,权云龙,王宏. 2000

[15]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分局水稻高产原因和启示. 矫江,姜孝义. 2012

[16]水稻对土壤硫吸收规律分析. 滕险峰. 2003

[17]寒地水稻不同群体密度品质优化研究. 江海,王秋菊,赵宏亮,王萍,姜辉,孟英,张毓,黄莹. 2010

[18]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水稻产量构成因素主成分分析. 肖佳雷,王俊河,冯延江,王麒,曾宪楠,孙宇,宋春艳,王洪华,李玉清,孙广辉. 2010

[19]水稻香味基因的遗传和研究进展. 张俊宝,潘惠文,刘海英. 2016

[20]哈尔滨地区不同熟期水稻产量及主要性状变化规律. 卞景阳.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