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锌的需要量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凡 1 ; 蒋明 1 ; 文华 1 ; 刘伟 1 ; 田娟 1 ; 杨长庚 1 ; 黄凤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锌;生长;需要量

期刊名称: 淡水渔业

ISSN: 1000-6907

年卷期: 2015 年 04 期

页码: 63-6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考察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对饲料中锌的需要量,以蛋氨酸锌为锌源,配制锌添加水平分别为0,10,20,40,80,160 mg/kg的6组等氮等脂饲料(实测值分别为9.98,21.47,33.75,56.03,88.16,172.54 mg/kg),饲喂初始体质量为(84.44±3.04)g的吉富罗非鱼,试验鱼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养殖周期为10周。结果显示,随着饲料中锌含量的增加,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先显著升高,在锌含量达到33.75 mg/kg后趋于稳定,添加锌显著降低了饲料系数,提高了成活率。饲料锌含量对全鱼水分、粗蛋白及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显著降低了全鱼粗脂肪含量。饲料中添加锌对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无影响,显著提高了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在锌含量达到33.75 mg/kg后趋于稳定,血清甘油三酯含量,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则呈下降趋势。饲料锌含量显著影响脊椎骨、全鱼和肝脏锌的含量,脊椎骨和全鱼锌含量先线性上升,在锌含量达到56.03 mg/kg后趋于稳定,各组的肌肉锌含量无显著差异。以增重率、骨骼锌和全鱼锌含量为评价指标,根据折线回归分析得出,以蛋氨酸锌为添加锌源,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锌的需要量分别为32.37、55.67和56.13 mg/kg。

  • 相关文献

[1]饲料锌对团头鲂幼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蒋明,黄凤,文华,王卫民,吴凡,刘伟,田娟,杨长庚. 2015

[2]饲料中添加L-肉碱对吉富罗非鱼生长、肝脏脂肪代谢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苟庚午,蒋明,文华,吴凡,刘伟,田娟. 2016

[3]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对饲料中锌的需要量. 于万峰,林黑着,黄忠,周婷,虞为,周传朋,荀鹏伟,黄倩倩,黄小林. 2019

[4]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维生素B_2的需要量. 蒋明,任春,文华,吴凡,杨长庚,刘伟,田娟,周梦馨. 2017

[5]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维生素B_1的需要量. 任春,文华,黄凤,蒋明,吴凡. 2015

[6]吉富罗非鱼对饲料精氨酸的需要量. 武文一,蒋明,刘伟,吴凡,田娟,杨长庚,文华. 2016

[7]不同生长阶段团头鲂的赖氨酸需要量研究. 宋长友,任鸣春,谢骏,戈贤平,刘波,周群兰,缪凌鸿,陈汝丽,夏斯蕾. 2016

[8]维生素D添加水平对养成中期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喻丽娟,文华,周书华,田娟,蒋明,吴凡,刘伟,杨长庚,陆星. 2018

[9]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苯丙氨酸的需要量. 蒋明,武文一,文华,刘伟,吴凡,田娟,杨长庚. 2016

[10]饲料中有效磷对吉富罗非鱼生长、体组成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白富瑾,罗莉,陈任孝,陈拥军,罗浩,李玉,李云,文华. 2015

[11]卵形鲳鲹幼鱼对维生素B_2的需要量. 黄倩倩,林黑着,周传朋,黄忠,杨育凯,虞为,黄小林,何嘉奇. 2019

[12]赖氨酸对团头鲂幼鱼生长、血清生化及游离必需氨基酸的影响. 廖英杰,刘波,任鸣春,崔红红,谢骏,戈贤平. 2013

[13]饲料维生素E水平对施氏鲟幼鱼生长及组织维生素E含量的影响. 文华,严安生,高强,刘伟,危起伟. 2008

[14]草鱼幼鱼对烟酸的需要量. 吴凡,蒋明,赵智勇,刘安龙,刘伟,文华. 2008

[15]维生素B_(12)对草鱼幼鱼生长、体组分和造血机能的影响. 吴凡,文华,蒋明,赵智勇,刘安龙,刘伟. 2007

[16]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泛酸的需要量. 黄凤,蒋明,文华,吴凡,刘伟,田娟,杨长庚. 2014

[17]微量元素锌、硒及维生素E对雌性黄鳝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岳华梅,符鹏,邓海超,阮瑞,叶欢,李忠,李创举. 2023

[18]草生生长过程中肌肉锌,镉含量的变化. 甘居利,吴光权. 1998

[19]饲料中添加红景天对吉富罗非鱼耐低温特性的影响. 张琛,杨长庚,文华,蒋明,刘伟,喻丽娟,田娟,吴凡. 2016

[20]温度对施氏鲟幼鱼生长、摄食和肠道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BAI Hai-wen,白海文,ZHANG Ying,张颖,LI Xue.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