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对虾单养和对虾-罗非鱼混养试验围隔水质动态及产出效果的对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虞为 1 ; 李卓佳 1 ; 王丽花 1 ; 张晓阳 1 ; 曹煜成 1 ; 文国樑 1 ; 朱长波 1 ; 马广智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2.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对虾;罗非鱼;单养;混养;水质;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ISSN: 2095-1833

年卷期: 2013 年 3 卷 002 期

页码: 89-97

摘要: 采用18个36m2的围隔进行对虾单养和对虾–罗非鱼混养试验,研究其水质动态及产出效果的差异.试验分为6组,每组3个围隔.各围隔放养凡纳滨对虾(全长为0.045cm)3000尾,放养罗非鱼(体重为201±25g)分别为0(F组)、4(A组)、8(B组)、12(C组)、18(D组)和24尾(E组),放养对虾1个月后放养罗非鱼.试验期间各围隔均不进行水交换,试验周期为70d.结果显示,放养罗非鱼之前各实验围隔水质指标接近;放养罗非鱼之后,混养各组水体的氨氮浓度、亚硝氮浓度、COD和弧菌数量均小于单养组,其中C组水体的氨氮浓度、亚硝氮浓度和弧菌数量与单养组差异显著(p﹤0.05),且混养组中C组水体的上述指标小于其他混养组.混养各组对虾的规格、特定生长率、成活率和净产量均大于单养组,其中C组与单养组差异显著(p﹤0.05),且混养组中C组水体的上述指标大于其他混养组.结果表明,混养各组的水质状况和产出效果优于单养组,凡纳滨对虾(放养密度为8.3*105尾/hm2)和罗非鱼(放养密度为3320尾/hm2)混养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佳.

  • 相关文献

[1]对虾养殖池塘混养罗非鱼对底质有机负荷的作用. 虞为,李卓佳,林黑着,陈利雄,朱李春,张燕娃,黄春阳,陈志红,黄忠,黄小林,杨育凯,李涛,朱长波. 2015

[2]我国罗非鱼池塘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 袁媛,袁永明,代云云,龚赟翀. 2014

[3]凡纳滨对虾-鲻网围分隔混养模式下经济与生态效益评价. 朱长波,郭永坚,颉晓勇,李俊伟,罗昭林,陈利雄,陈素文. 2014

[4]对虾单养和对虾-罗非鱼混养试验围隔氮磷收支的研究. 李卓佳,虞为,朱长波,文国樑,马广智. 2012

[5]对虾单养和对虾-罗非鱼混养试验围隔氦磷收支的研究. 李卓佳,虞为,朱长波,文国樑,马广智. 2012

[6]海水网箱单养及混养褐篮子鱼试验效果初探. 胡则辉,徐君卓,柴学军,石建高,吴祖杰. 2008

[7]不同养殖模式对点篮子鱼的生长和摄食的影响. 王妤,章龙珍,赵峰,刘鉴毅,宋超,黄晓荣,邹雄. 2014

[8]江蓠与对虾混养的神经-模糊优化模型初探. 黄洪辉,张汉华,吴进锋,梁超愉,李卓佳. 2006

[9]凡纳滨对虾-鲻网围分隔混养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 郭永坚,朱长波,阴晓丽,李俊伟,颉晓勇,陈素文,罗昭林. 2015

[10]对虾混养技术研究进展. 李志斐,王广军,谢骏,郁二蒙,余德光. 2017

[11]龙须菜对刺参生长及环境因子的影响. 王肖君,孙慧玲,谭杰,高菲,燕敬平,陈爱华. 2011

[12]混养模式对鲫生长、存活、免疫酶活性和水质的影响. 林听听,么宗利,周凯,来琦芳,李功政,厉成新,高鹏程,王礼虎,魏建中. 2017

[13]不同密度三疣梭子蟹混养中国明对虾、青蛤对生长、经济效益及水质的影响. 葛红星,郭洛宇,申欣,李健,董志国. 2023

[14]对虾养殖池塘内混养鲻鱼和罗非鱼对水环境及对虾生长的影响. 李俊伟,朱长波,颉晓勇,郭永坚,陈素文,张文文. 2015

[15]简易式工厂化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构建及试验. 朱林,车轩,刘兴国,程果锋,陈军,刘晃,陈晓龙. 2020

[16]水产品中噁喹酸残留量的检测技术研究. 王慧,李兆新,林洪,耿霞,刘晋湘,刘莹. 2005

[17]凡纳滨对虾池塘设置网箱养殖罗非鱼研究. 虞为,李卓佳,朱长波,马广智. 2011

[18]水产品中嘑喹酸残留量的检测技术研究. 王慧,李兆新,林洪,耿霞,刘晋湘,刘莹. 2005

[19]小球藻对罗非鱼养殖水体水质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秦璐,陈曦,裘丽萍,范立民,宋超,郑尧,孟顺龙,陈家长. 2021

[20]培养基缓释对罗非鱼养殖水体水质及微生物代谢状况的影响. 杨泳,史磊磊,初禹瑶,陈家长,范立民,孟顺龙.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