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晗 1 ; 姜敬哲 1 ; 何健 1 ; 谷露 1 ; 王江勇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杂色鲍;血蓝蛋白;免疫组化;分布
期刊名称: 南方水产科学
ISSN: 2095-0780
年卷期: 2014 年 04 期
页码: 34-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血蓝蛋白(hemocyanin)抗体浓度进行优化,进而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对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血蓝蛋白在肝胰脏、外套膜、鳃、消化道、腹足中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免疫组织学检测发现血蓝蛋白在杂色鲍各组织中均有分布,其中肝胰脏、外套膜和鳃中分布较多,消化道和腹足中相对较少。
- 相关文献
[1]杂色鲍血蓝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酚氧化酶活性研究. 彭文,王江勇,丁雪娟. 2010
[2]理化因子对杂色鲍血蓝蛋白酚氧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彭文,姜敬哲,王江勇,丁雪娟. 2010
[3]杂色鲍Fosmid基因组文库构建与血蓝蛋白基因筛选. 姜敬哲,张彬彬,张远,苏友禄,王江勇. 2012
[4]杂色鲍血蓝蛋白的分离纯化与酚氧化酶活性研究. 彭文,王江勇,丁雪娟. 2009
[5]杂色鲍养殖环境中致病性弧菌分布调查. 刘广锋,徐力文,黄建荣,王江勇,许丹,陆镜,周世宁. 2005
[6]青虾血蓝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孙盛明,戈贤平,傅洪拓,朱健,张世勇,乔慧. 2014
[7]杂色鲍血蓝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血蓝蛋白35kDa片段鉴定. 姜敬哲,韩焘,王江勇,杨慧英,刘金叶. 2012
[8]野生克氏原螯虾的肌肉生化成分、组织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分析. 于宁,华雪铭,赵朝阳,冯文和,周鑫,王军,朱站英,周洪琪. 2011
[9]甲壳动物抗微生物肽研究进展. 李义,吴婷婷,李红霞,陈星,夏德全. 2006
[10]软体动物血蓝蛋白的结构和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彭文,王江勇. 2011
[11]脊尾白虾血蓝蛋白基因cDNA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于戈,李健,李吉涛,李华. 2012
[12]急性高渗胁迫对中华绒螯蟹雄蟹组织中可溶性蛋白质、血蓝蛋白、血糖与肝糖原含量的影响. 王悦如,李二超,陈立侨,王晓丹,张凤英,高露姣,龙丽娜. 2012
[1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与地方加强联合协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徐竹青. 2005
[14]杂色鲍幼体附着基藻际细菌群落的PCR-DGGE分析. 赵旺,姜敬哲,王江勇,陈韬,刘广锋,王瑞旋,杨蕊. 2013
[15]杂色鲍防御素HdDef1的分子特征和表达分析. 姚托,卢洁,叶灵通,陈华生,王江勇. 2019
[16]杂色鲍“肌肉萎缩症”的药物防治试验. 郑进清,王江勇. 2009
[17]杂色鲍幼苗“急性死亡脱落症”病原菌分析. 刘广锋,周世宁,徐力文,王瑞旋,王江勇,陈毕生. 2006
[18]鲍疱疹病毒原位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谷莉,郑玉东,张翔,白昌明,刘金兰,辛鲁生,李晨,王崇明. 2022
[19]杂色鲍幼苗大规模死亡与细菌数量的关系. 王江勇,王瑞旋,刘广锋,陈毕生,潘金培,徐华森. 2005
[20]杂色鲍育苗中“掉板症”的药物防治研究. 徐力文,刘广锋,王江勇,王瑞旋,陈毕生.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海鲈池塘养殖技术
作者:李新丰;田昌凤;车轩;张晓阳;梁景洪;张晗
关键词:
-
喷点雪印小丑鱼的胚胎及仔、稚、幼鱼形态发育观察
作者:谭泽宇;李涛;姜敬哲;黄小林;杨育凯
关键词:喷点雪印小丑鱼;胚胎发育;胚后发育;仔、稚鱼;纹带
-
鸢乌贼为蛋白源的方斑东风螺人工配合饲料养殖研究
作者:赵旺;陈旭;陈明强;黄星美;邓正华;温为庚;王江勇
关键词:鸢乌贼;方斑东风螺;配合饲料;生长;饲料系数
-
微塑料对近江牡蛎免疫力的影响
作者:牟红莉;王瑞旋;王俊;林小植;王江勇
关键词:近江牡蛎;微塑料;酶活力;免疫指标
-
几种物理因素对北海派琴虫体外培养方法优化的影响
作者:王兆瑞;杨小彤;孙敬锋;王江勇
关键词:北海派琴虫(Perkinsus beihaiensis);前游动孢子囊;盐度;温度;震荡;协同变化
-
哈尼梯田稻鲤共作与单养模式下福瑞鲤肠道菌群结构比较研究
作者:聂志娟;徐钢春;邵乃麟;王保战;高建操;徐跑;何健
关键词:哈尼梯田;稻-鲤综合种养;菌群结构;肠道;高通量测序
-
新型牡蛎相关圆环病毒基因组的鉴定
作者:杨李玲;郭迎香;位红颖;王萌;方艺菲;朱鹏;姜敬哲
关键词:圆环病毒;生物信息分析;香港牡蛎;复制酶;结构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