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粉垄耕作对潮土冬小麦田间群体微环境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玉亭 1 ; 汤丰收 2 ; 何宁 1 ; 黄绍敏 1 ; 张巧萍 1 ; 韦本辉 3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3.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粉垄耕作;潮土;冬小麦;群体;微环境

期刊名称: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ISSN: 2095-6819

年卷期: 2015 年 02 期

页码: 204-208

摘要: 研究了新型耕作方法(粉垄耕作)对潮土冬小麦田间群体微环境的影响,探索耕作措施与作物群体微环境的关系,为获得小麦高产提供理论依据。设旋耕CK(12~16 cm)、粉垄耕作FL1(20~30 cm)和粉垄耕作FL2(30~40 cm)3个处理,其他一切农事操作均保持一致。结果表明,粉垄耕作(FL1,FL2)对小麦灌浆期群体的冠层温度、群体内地表的温度以及群体内CO2浓度影响较大。灌浆期,群体的冠层温度FL1(31.72℃)、FL2(32.15℃)比CK(32.72℃)低,群体内地表温度FL1(27.98℃)、FL2(28.30℃)比CK(27.97℃)高群体的CO2浓度FL1(373.5 mg·L-1)、FL2(373.5 mg·L-1)均显著低于CK(431.7 mg·L-1)。FL1、FL2处理群体内相对湿度在孕穗期、灌浆期分别为58.1%、60.9%和60.8%、56.6%,高于CK(52.7%和57.7%);相反,群体内温度分别为25.0、23.9℃和32.7、33.2℃,低于CK(27.0℃和33.8℃)。此外,拔节期粉垄耕作的土壤耕层温度比CK低1~2℃,孕穗期比CK高0~0.5℃。粉垄耕作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小麦生育中后期田间微环境,提高抗逆能力,增加产量。

  • 相关文献

[1]不同优化平衡施肥措施对冬小麦田间群体微环境的影响. 聂胜委,张巧萍,张玉亭,宝德俊. 2018

[2]不同施肥措施对冬小麦田间群体微环境的影响. 聂胜委,张巧萍,张玉亭,韩伟锋,黄绍敏,宝德俊. 2016

[3]粉垄耕作对潮土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初探. 张玉亭,汤丰收,黄绍敏,张巧萍,韦本辉,张水清,何宁. 2015

[4]粉垄耕作后效对夏玉米群体微环境的影响. 张玉亭,汤丰收,张巧萍,何宁,郭庆,王洪庆,韦本辉. 2016

[5]平衡施肥措施对夏玉米田间群体微环境的影响. 聂胜委,张巧萍,张玉亭,宝德俊,何宁. 2017

[6]不同施肥措施对夏玉米田间群体微环境的影响. 聂胜委,张巧萍,张玉亭,段俊枝,韩伟锋,宝德俊,黄绍敏. 2017

[7]腐殖酸与氮肥配施对豫北潮土冬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闫军营,孙笑梅,程传凯,张水清,袁天佑. 2020

[8]长期定位施肥对冬小麦产量及潮土土壤肥力的影响. 张水清,黄绍敏,郭斗斗. 2010

[9]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潮土冬小麦农田基础地力演变分析. 贡付飞,查燕,武雪萍,黄绍敏,徐明岗,张会民,刘海龙,姜志伟,王小彬,蔡典雄. 2013

[10]粉垄耕作后效对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张玉亭,汤丰收,张巧萍,何宁,韦本辉. 2015

[11]粉垄耕作对小麦玉米产量及耕层土壤养分的影响. 聂胜委,张玉亭,张巧萍,郭庆,汤丰收,王洪庆,何宁. 2017

[12]不同玉米群体间主要籽粒品质性状的差异分析. 王利锋,曹言勇,李晶晶,王浩,杜海英,李会勇. 2014

[13]夏玉米高产群体生理动态质量指标的研究. 姚万山,宋连启,郭宏敏,张慎璞. 1999

[14]小麦不同世代群体轮回选择效应(英文). 王新望,赖菁茹,范濂,张汝斌. 1993

[15]垄作行间不同密度对小麦群体发育及产量的响应. 岳俊芹,邵运辉,汪庆昌,郑飞,方保停,柏立超,秦峰. 2012

[16]加快玉米螟赤眼蜂群体的改良、生产和应用. 武予清. 2010

[17]施肥对潮土肥际微域微生物数量分布的影响. 喻田甜,彭思利,朱劲,宝德俊,袁玲. 2014

[18]长期定位施肥下潮土磷素盈亏及对无机磷的影响. 王柏寒,黄绍敏,郭斗斗,张水清,宋晓,岳克,张珂珂. 2019

[19]长期施肥下潮土全氮、碱解氮含量与氮素投入水平关系. 张水清,林杉,郭斗斗,宋晓,张珂珂,黄绍敏. 2017

[20]生物炭施用下潮土团聚体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的分布特征. 张帅,成宇阳,吴行,郑琴,王秀斌,张水清.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