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乌龙茶制作工艺与品质关系研究——铁观音和黄棪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键 1 ; 王丽丽 1 ; 陈林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乌龙茶;加工技术;品质;生化成分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技术

ISSN: 1007-4872

年卷期: 2012 年 04 期

页码: 12-15

摘要: 本文以黄棪和铁观音2~4叶中或大开面秋季新梢为供试鲜叶,比较了"晒青做青"、"揉捻造型"和"干燥焙火"工艺对闽南乌龙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轻晒轻摇"茶样汤呈黄绿,"重晒重摇"略显橙黄;半球形茶样较条形茶滋味更浓;"足火慢焙"茶样汤香尚清,滋味变淡。铁观音品种以"重晒重摇-直接烘干"的半球形乌龙茶制法品质最优;黄棪品种则以"轻晒轻摇-直接烘干"的条形乌龙茶制法品质最优。各乌龙茶样品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存在品种区分,但同一品种茶样并无明显工艺差别。由此可见,感官鉴定能更为直观地反映制茶工艺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

  • 相关文献

[1]乌龙茶制作工艺与品质关系研究-铁观音和黄梭. 陈键,王丽丽,陈林. 2012

[2]清香型乌龙茶品质形成过程主要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 陈林,陈键,张应根,邬龄盛,王振康,尤志明. 2012

[3]烘焙温度对九龙袍品种乌龙茶生化品质的影响. 钟秋生,林郑和,陈常颂,陈志辉,游小妹,陈荣冰. 2014

[4]乌龙茶做青可控技术研究进展. 陈林,张方舟. 2004

[5]不同叶色乌龙茶品种的加工技术比较. 陈键,郭吉春. 2009

[6]福建乌龙茶加工技术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王秀萍,陈泉宾,郑乃辉. 2014

[7]做青强度对乌龙茶做青叶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 黄福平,陈伟,陈洪德,陈荣冰. 2002

[8]‘丹桂’乌龙茶不同做青环境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游小妹,钟秋生,陈常颂. 2011

[9]烘焙温度与时间对福建水仙乌龙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陈泉宾,邬龄盛,张应根. 2019

[10]烘焙对福建水仙乌龙茶中糖氨Maillard反应的影响. 陈泉宾. 2020

[11]烘焙工艺对乌龙茶糖氨Maillard反应及风味的影响. 陈泉宾,陈键,王丽丽,邬龄盛,王振康. 2018

[12]乌龙型灵芝发酵茶的Ames试验及其品质特征分析. 陈济琛,郑永标,林新坚,林戎斌,蔡海松. 2004

[13]乌龙茶做青过程中香气组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品质的关系. 黄福平,陈荣冰,梁月荣,陈伟,陆建良,陈常颂,游小妹. 2003

[14]高香型优质乌龙茶新品系瑞香选育简报. 陈荣冰,黄福平,陈常颂,游小妹. 2004

[15]茶树新品系'606'乌龙茶在不同季节的品质分析. 黄慧清,杨云,柳镇章,方舟,林佳琪,湛水秀,占鑫怡,陈常颂,孙云. 2023

[16]做青强度对乌龙茶品质及其香气组成的影响. 黄福平,陈荣冰,陈伟,陈常颂,游小妹. 2001

[17]不同加工技术对茗科1号清香型乌龙茶品质的影响. 张磊,吴志丹,王丽丽,杨军,陈芝芝,王让剑,王定锋. 2013

[18]不同做青温度对乌龙茶滋味与香气品质的影响. 邓慧莉,李鑫磊,毛贻帆,柳镇章,倪子鑫,郑玉成,孙云. 2021

[19]不同机采处理对乌龙茶树冠生长和品质影响试验初报. 陈芝芝,张文锦,朱留刚,陈玉真,杨如兴,余文权. 2017

[20]施肥对乌龙茶产量品质的影响. 林心炯,郭专,周庆惠,张文锦. 199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