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粉垄耕作后效对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玉亭 1 ; 汤丰收 2 ; 张巧萍 1 ; 何宁 1 ; 韦本辉 3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郑州国家潮土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站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3.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粉垄耕作;后效;夏玉米;生长;产量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15 年 43 卷 07 期

页码: 837-839+873

摘要: 为探究小麦/玉米轮作系统中耕作方式对下茬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了小麦季粉垄深松对小麦/玉米种植制度下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从耕作制度的改进上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小麦播种季,设旋耕(12~16 cm,CK)、粉垄耕作(FL1:20~30 cm,FL2:30~40 cm)3个处理,夏玉米在小麦收获后机播。结果表明,与旋耕(小麦季)相比,粉垄耕作(小麦季)能增加下茬玉米的株高、穗长、单株干物质质量等生长因子,FL1,FL2处理的株高均极显著(P≤0.01)高于CK,FL1处理的单株干物质质量显著(P≤0.05)高于FL2,CK;粉垄耕作(小麦季)能促进下茬玉米的穗行数、穗粒数、单穗籽粒质量等产量构成因素的增加,其中,FL1,FL2处理的穗行数显著(P≤0.05)高于CK;FL1的果穗质量、百粒质量显著(P≤0.05)高于CK。粉垄耕作(小麦季)能够提高下茬玉米的籽粒产量,其中,FL1处理增产效果显著(P≤0.05),各处理的玉米籽粒产量大小为:FL1(9 723.3 kg/hm2)>FL2(8 720.3 kg/hm2)>CK(8 273.7 kg/hm2)。

  • 相关文献

[1]粉垄耕作后效对夏玉米群体微环境的影响. 张玉亭,汤丰收,张巧萍,何宁,郭庆,王洪庆,韦本辉. 2016

[2]潮土区不同土体构型对夏玉米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赵霞,黄瑞冬,唐保军,黄绍敏,常文风. 2013

[3]缓控释肥对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赵霞,刘京宝,王振华,黄璐,张战辉. 2008

[4]粉垄耕作对潮土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初探. 张玉亭,汤丰收,黄绍敏,张巧萍,韦本辉,张水清,何宁. 2015

[5]粉垄耕作对小麦玉米产量及耕层土壤养分的影响. 聂胜委,张玉亭,张巧萍,郭庆,汤丰收,王洪庆,何宁. 2017

[6]豫南雨养区夏玉米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赵霞,王宏伟,谢耀丽,闫玉方,刘京宝,王振华,黄璐. 2010

[7]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荧光参数日变化及产量的影响. 赵霞,王秀萍,李潮海,刘天学. 2009

[8]深松与秸秆覆盖对夏玉米花后穗位叶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郭书亚,付国占,王振华,顾顺芳,李亚贞. 2012

[9]夏玉米免耕精密播种关键技术集成研究. 赵霞,王定林,唐保军,黄瑞冬,李潮海,丁勇. 2015

[10]不同播种方式下夏玉米机械化精量施肥技术研究. 乔江方,刘京宝,黄璐,朱卫红,夏来坤,李川,乔辉. 2015

[11]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赵霞,张绍芬,刘天学,李潮海,梅沛沛,王小星. 2008

[12]不同夏玉米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的水氮调控效应. 张美微,刘京宝,李川,黄璐,张盼盼,李萍,牛军,郭国俊,陈京仑,宇婷,乔江方. 2020

[13]施氮量对不同种植密度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美微,刘京宝,乔江方,李川,黄璐,张盼盼,赵霞,李萍. 2020

[14]长期垄作覆盖对旱地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俊红,邵运辉,刘瑞,丁志强,李舞,张洁,吕军杰,姚宇卿. 2020

[15]北方夏玉米滴灌施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效果. 杜君,杨占平,魏义长,杨竹青,雷宏军,张运红,和爱玲. 2020

[16]氮肥减施对夏玉米花后生理特性的影响. 张盼盼,朱玉平,黄璐,宇婷,乔江方,李川,张美微,刘京宝. 2020

[17]麦茬高度对宜粒收夏玉米苗期质量、 干物质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夏来坤,谷利敏,黄保,穆心愿,齐建双,丁勇,唐保军,张凤启,张君,邢健伟. 2020

[18]花期干旱胁迫对不同夏玉米品种花后干物质积累运转及产量的影响. 穆心愿,夏来坤,谷利敏,张凤启,张君,丁勇,齐建双,唐保军,赵发欣,邢健伟. 2021

[19]控失尿素在夏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孙克刚,郭跃升,李玉顺,和爱玲,张运红,岳艳军,冯梦喜. 2015

[20]氮肥分期施用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郑惠玲,姬变英,武继承,史福刚.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