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施用河道污泥对水稻和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红江 1 ; 盛婧 1 ; 郭智 1 ; 张岳芳 1 ; 陈留根 1 ; 郑建初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河道污泥;施氮量;重金属;水稻;产量;氮素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16 年 24 卷 02 期

页码: 163-1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13—2014年以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某河道污泥为研究对象,以农田施用污泥20 kg?m~(-2)和不施用污泥为主处理,以施氮肥120 kg(N)?hm~(-2)(LN)和240 kg(N)?hm~(-2)(NN)为副处理,连续两季种植粳稻品种‘武运粳24’,研究河道污泥农田施用对水稻和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河道污泥农田施用,显著提高了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氮含量和重金属Cu、Zn、Pb含量,水稻产量平均增加7.05%,水稻籽粒中重金属Cu、Zn、Pb含量分别增加53.66%、18.71%和802.29%,水稻吸氮量显著增加,氮素利用效率显著降低。2)河道污泥施用后,较高施氮量(NN)增加了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速效氮含量,对稻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和水稻籽粒中重金属含量影响不大,水稻产量、水稻吸氮量显著增加,但氮素利用效率显著降低。3)污泥处理条件下,与第1季相比较,第2季稻田土壤重金属Cu、Zn、Pb含量平均下降5.0%左右、籽粒中重金属Cu、Zn、Pb含量下降7.27%~12.65%,但均显著大于不施河道污泥的对照处理。4)污泥×氮肥、污泥×年度、氮肥×年度和污泥×氮肥×年度的互作效应对稻田土壤养分含量、重金属含量,水稻产量、籽粒重金属含量和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

  • 相关文献

[1]施用河道污泥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刘红江,郭智,陈留根,郑建初. 2016

[2]施用河道污泥对水稻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刘红江,郭智,陈留根,郑建初,童红玉. 2016

[3]施用河道污泥对水稻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刘红江,郭智,陈留根,郑建初. 2016

[4]氮肥和种植密度对通粳981产量影响的函数模型研究. 周根友,汪波,夏华. 2018

[5]密肥条件对水稻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 刘建,徐少安. 2004

[6]施氮量对杂交粳稻常优1号产量及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 王海候,沈明星,刘凤军,吴彤东,姚月明,陆长缨,沈晓萍. 2007

[7]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稻麦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及地表径流氮素流失的影响. 杨和川,樊继伟,任立凯,秦裕营,梁长东,谭一罗,苏文英,温以斌. 2018

[8]施氮量对半糯粳稻新品种(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赵庆勇,刘燕青,张亚东,朱镇,赵凌,陈涛,周丽慧,姚姝,赵春芳,王才林. 2016

[9]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张文洁,许能祥,丁成龙,顾洪如. 2023

[10]水稻氮素利用相关基因遗传研究进展. 唐伟杰,陈海元,张所兵,唐骏,林静,方先文,张云辉. 2024

[11]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红江,郭智,孙国峰,顾克军,张岳芳,郑建初,陈留根. 2019

[12]硝化抑制剂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刘红江,殷跃军,郭智,张岳芳,盛婧,郑建初,陈留根. 2019

[13]氮肥类型及施用方式对节水抗旱稻田面水氮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侯朋福,薛利祥,范立慧,赵江宁,薛利红,杨林章,俞映倞,冯彦房,何世颖. 2016

[14]施氮量对水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分配与颖花形成的影响. 张文地,董明辉,李扬,宋云生,顾俊荣. 2023

[15]施氮量对苏油4号油菜籽产量与品质的调控作用. 沈明星,王海侯,施林林,吴彤东,陆长婴,陈凤生,孙华. 2009

[16]氮肥水平及运筹对太湖糯2号产量形成的影响. 陈培峰,乔中英,黄萌,王建平,朱勇良. 2010

[17]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镇麦168群体质量、产量和加工品质的调控效应. 温明星,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蔡金华. 2014

[18]啤酒大麦苏啤5号高产配套技术研究. 臧慧,陈和,陈健,沈会权,陶红,陈晓静,乔海龙. 2010

[19]施氮量对油菜新品种“苏油8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张建栋,黄萌,陈培峰,宋英,孙华. 2017

[20]不同施氮量、单穴本数对苏粳优3号产量的影响. 黄萌,王建平,朱勇良,乔中英,陈培峰,谢裕林.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