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耕作方式下有机肥施用量对华北潮土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水清 1 ; 岳克 1 ; 杜丽君 2 ; 王更新 3 ; 宋晓 1 ; 郭斗斗 1 ; 张珂珂 1 ; 张玉亭 1 ; 黄绍敏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2.河北旅游职业学院

3.西平县农业局

关键词: 有机肥施用量;耕作方式;潮土理化性质;作物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20 年 004 期

页码: 84-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探讨不同耕作方式下有机肥施用量对华北潮土理化特性和作物产量的影响,为该区域土壤培肥及作物增产提供科学依据.以华北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为研究对象,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耕作方式为主区,有机肥施用量为副区.耕作方式设深翻和旋耕2个水平(分别以DT和RT表示);有机肥施用量设0、7.5、15和22.5 t/hm24个水平(分别以M0、M7.5、M15、M22.5表示).在作物成熟期采集0~20 cm土壤样品并进行产量测定,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有效磷(AP)、速效钾(AK)、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的测定.结果表明,深翻条件下,不同施肥量下土壤SOM、TN、AP、AK和NH4+-N含量均无显著差异;DT-M15和DT-M22.5处理的土壤NO3--N含量最高,分别为125.28和137.7 mg/kg,显著高于DT-M0处理和DT-M7.5处理(P<0.05).旋耕条件下,与RT-M0相比,RT-M7.5处理下土壤SOM、AK和NH4+-N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5.26%、52.70%和119.19%.深翻条件下,DT-M15和DT-M22.5处理的小麦和玉米产量最高,分别比DT-M0的小麦产量显著高14.1%和19.0%,比DT-M0的玉米产量显著高19.9%和23.5%.在旋耕条件下,RT-M7.5处理的小麦产量最高,分别比RT-M0处理和RT-M15的小麦产量显著高22.6%和21.4%;旋耕条件下的玉米产量在不同有机肥施用量之间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在华北潮土区,深翻-中量有机肥(15 t/hm2)和旋耕-低量有机肥(7.5 t/hm2)是提升土壤肥力、提高小麦玉米产量较为理想的耕作与施肥方式,但其作用机理及长期效果还需进一步试验研究.

  • 相关文献

[1]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对长期养分亏缺的响应. 张水清,黄绍敏,聂胜委,郭斗斗,林杉,钱小平,三島慎一郎. 2013

[2]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对长期养分亏缺的响应(英文). 张水清,黄绍敏,聂胜委,郭斗斗,林杉,钱小平,三島慎一郎. 2013

[3]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碱性土有效磷对磷盈亏的响应. 张微微,周怀平,黄绍敏,杨军,刘树堂,马俊永,张淑香. 2021

[4]周年耕作方式对砂姜黑土农田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谢迎新,靳海洋,李梦达,翟羽雪,王永华,谢耀丽,李向东,夏来坤,王晨阳,郭天财,贺德先. 2016

[5]2016年漯河市小麦赤霉病发病情况及原因分析. 齐晓红,陈琦,侯艳红,范志业,刘迪,沈海龙,宋玉立,李世民. 2016

[6]不同耕作方式对砂姜黑土理化性质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李太魁,马政华,寇长林,张香凝,吕金岭,郭战玲,王洪斌. 2017

[7]立式旋耕对小麦生长季土壤紧实度及产量的影响. 聂胜委,张浩光,张巧萍,许纪东,张玉亭. 2021

[8]花生栽培措施消减土壤紧实胁迫危害研究现状与展望. 孙学武,柳开楼,邹晓霞,司贤宗,郑永美,丁红,吴正锋,沈浦,王才斌. 2020

[9]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土壤酶活性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孟庆阳,王永华,靳海洋,晁岳恩,段剑钊,郭天财. 2016

[10]深松配施氮肥对土壤微生物含量及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常青,周生,吴中凯. 2024

[11]耕作方式对旱作区麦-玉轮作体系小麦产量、氮素利用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方保停,李友军,闫广轩,李向东,任开明,胡川,周起辉,董誓言,赵凯男,黄明,程红建. 2024

[12]耕作方式与土壤调理剂互作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司贤宗,毛家伟,张翔,李亮,李国平,余辉. 2016

[13]耕作方式转变对土壤蓄水保墒影响的RZWQM模型模拟. 丁晋利,武继承,杨永辉,何建强,冯浩. 2016

[14]耕作方式与秸秆覆盖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司贤宗,张翔,毛家伟,李亮,李国平,余辉. 2016

[15]不同耕作和轮作方式下作物生育期内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特征. 姜桂英,黄绍敏,郭斗斗. 2009

[16]耕作方式对小麦群体动态·干物质及产量的影响. 田香伟,任建军,徐长征,刘加平. 2017

[17]耕作方式与土壤调理剂互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及花生产量的影响. 司贤宗,毛家伟,张翔,李亮,李国平,余辉. 2015

[18]耕作方式与秸秆覆盖对土壤理化性状及花生产量的影响. 司贤宗,张翔,毛家伟,李亮,李国平,余辉. 2017

[19]耕作方式与土壤调理剂互作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司贤宗,毛家伟,张翔,李亮,李国平,余辉. 2016

[20]耕作方式对豫南雨养区土壤微环境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张德奇,岳俊芹,李向东,王汉芳,邵运辉,方保停,杨程,秦峰,马富举,时艳华,陈远凯,程红建.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