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长期施肥下黄壤性水稻土有机碳组分变化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丽敏 1 ; 徐明岗 2 ; 娄翼来 3 ; 王小利 1 ; 秦松 4 ; 蒋太明 5 ; 李忠芳 6 ;

作者机构: 1.贵州大学农学院

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4.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5.农业部贵州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6.贺州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饱和;物理-化学联合分组;有机碳组分;长期施肥;黄壤性水稻土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4 年 47 卷 19 期

页码: 3817-38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土壤有机碳具有高度异质性,不同组分的有机碳由于化学性质和存在方式等不同,其生物有效性和肥力功能不同,并反映出不同的稳定机制,所以深入研究土壤有机碳的组分特征,对于更好地了解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和肥力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黄壤性水稻土为对象,旨在研究揭示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的影响并探讨合理培肥模式。【方法】以中国黄壤性水稻土18年长期施肥定位试验为依托,通过田间取样和室内分析,采用土壤有机碳物理-化学联合分组方法,重点研究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及分配比例的变化,并通过定量分析组分碳含量与年均碳投入量的关系,探讨土壤有机碳饱和现象。试验处理包括不施肥对照(CK)、单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M)、无机肥配施低量有机肥(0.5MNPK)和无机肥配施高量有机肥(MNPK),碳投入梯度为0.87—6.02 t·hm-2·a-1。【结果】与不施肥(CK)相比,单施化肥(NPK)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游离态粗颗粒有机碳、化学保护粉粒组有机碳和生物化学保护粉粒组有机碳含量,总有机碳提升10%;有机肥处理(0.5MNPK、M、MNPK)显著增加了土壤游离态粗颗粒有机碳、物理保护有机碳、化学保护粉粒组、黏粒组有机碳和生物化学保护粉粒组、黏粒组有机碳,增加幅度高于化肥处理,总有机碳提升24%—46%,其中以有机无机肥配施(MNPK)的提升幅度最大;与不施肥(CK)及单施化肥(NPK)处理相比,有机肥处理(0.5MNPK、M、MNPK)土壤物理保护有机碳的分配比例显著升高;模型分析发现,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游离态粗颗粒有机碳浓度与年均碳投入量呈显著的线性关系,而化学保护态有机碳浓度与生物化学保护态有机碳浓度以及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均与年均碳投入量呈显著的"饱和曲线效应"的对数函数关系。【结论】有机无机肥配施是提升黄壤性水稻土有机碳水平的最佳培肥措施,并以物理保护有机碳的提升幅度最大,强化了有机碳的物理稳定机制;黄壤性水稻土较稳定的有机碳组分(化学保护态、生物化学保护态)以及总有机碳存在饱和现象,在当前条件下出现饱和限制。

  • 相关文献

[1]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增强黄壤性水稻土有机氮的物理保护作用. 张丽敏,徐明岗,娄翼来,王小利,段建军,李渝,蒋太明,段英华. 2015

[2]基于物理-化学联合分组方法的长期施肥黄壤性水稻土有机氮组分特征研究. 张丽敏,徐明岗,娄翼来,王小利,段建军,李渝,蒋太明,段英华. 2015

[3]黄壤性水稻土有机碳及其组分对长期施肥的响应及其演变. 王小利,郭振,段建军,周志刚,刘彦伶,张雅蓉. 2017

[4]长期施肥对黄壤性水稻土耕层有机碳平衡特征的影响. 李渝,罗龙皂,何昀昆,张文安,蒋太明. 2014

[5]长期施肥对黄壤性水稻土磷平衡及农学阈值的影响. 刘彦伶,李渝,张雅蓉,张文安,蒋太明. 2016

[6]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黄壤性水稻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刘彦伶,李渝,张雅蓉,张文安,黄兴成,蒋太明. 2017

[7]西南黄壤性水稻土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作物产量及氮肥利用率演变特征. 刘彦伶,李渝,张雅蓉,张文安,蒋太明. 2017

[8]长期施肥对黄壤养分及不同形态无机磷的影响. 张邦喜,李渝,张文安,张雅蓉,蒋太明. 2016

[9]长期施肥对黄壤有机碳平衡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张雅蓉,李渝,刘彦伶,张文安,蒋太明. 2016

[10]长期施肥下黄壤旱地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变化特征. 罗龙皂,李渝,张文安,肖厚军,蒋太明. 2013

[11]长期施肥下黄壤无机磷组分空间分布特征. 张邦喜,李渝,秦松,李国学,蒋太明. 2016

[12]长期施肥对西南黄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 张雅蓉,李渝,刘彦伶,张文安,蒋太明. 2016

[13]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对黄壤微生物量碳及氮的影响. 柳玲玲,李渝,蒋太明,秦松. 2017

[14]长期施肥下黄壤稻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演变特征. 王小利,周志刚,郭振,段建军,张雅蓉,李渝,蒋太明. 2017

[15]长期不同施肥对黄壤磷素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 刘彦伶,李渝,张萌,张雅蓉,黄兴成,蒋太明,张文安. 2021

[16]长期施用化肥与有机肥对黄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张艳,刘彦伶,李渝,黄兴成,张雅蓉,张文安,蒋太明. 2021

[17]长期施用磷肥和有机肥黄壤微生物量磷特征. 刘彦伶,李渝,张艳,张雅蓉,黄兴成,张萌,张文安,蒋太明. 2021

[18]不同施肥模式下黄壤旱地土壤碳氮储量分布特征. 张邦喜,李渝,罗文海,秦松,蒋太明,李国学,郑元利. 2018

[19]黄壤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磷对长期不同施肥的响应. 李渝,刘彦伶,白怡婧,张雅蓉,黄兴成,张文安,蒋太明. 2019

[20]不同有机肥施用模式下黄壤稻田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特征. 张雅蓉,刘彦伶,黄兴成,杨叶华,朱华清,熊涵,李渝.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