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花生根、茎中白藜芦醇含量影响因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俊 1 ; 郜海燕 1 ; 葛林梅 1 ; 房祥军 1 ; 邵敏 1 ; 杨颖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加工研究所

关键词: 花生;白藜芦醇;根;霉变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09 年 S1 期

页码: 259-262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获得含白藜芦醇较多的花生根、茎作为提取白藜芦醇的原料。该文考察了华东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采收时间以及采后存放、提取环境对花生根、茎中的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富集在花生根表皮,木质部含量较少;不同生长环境、不同品种对花生中白藜芦醇的含量影响较大;同一品种,采收时间越晚,白藜芦醇含量越高。采收后的花生根霉变会提高其中的白藜芦醇含量;花生中白藜芦醇在酸性条件下较为稳定,而碱性条件下易变性。采用合适品种的晚收花生根在酸性条件下提取可得到白藜芦醇含量较高的原料。

  • 相关文献

[1]紫外照射对采后花生根中白藜芦醇的影响. 张俊,葛林梅,房祥军,邵敏,郜海燕. 2009

[2]紫外照射对采后花生根中自藜芦醇的影响. 张俊,葛林梅,房祥军,邵敏,郜海燕. 2009

[3]无泥皮蛋防霉技术的研究. 陈黎洪,卢立志,沈军达,赵爱珍. 1998

[4]不同处理方法对种子带菌及发芽的影响. 雷海清,蒋招林,郑小玲,汪文波. 2009

[5]产酸细菌对湿谷霉变的抑制作用及应用研究. 黄锐之,诸葛根樟. 1992

[6]涂膜保鲜对鲜食花生采后霉变和品质的影响. 毛金林,陈杭君,葛林梅,房祥军,郜海燕. 2009

[7]油桃休眠和萌芽过程中根的作用研究初探. 闫田力,黄品湖,雷海清. 2007

[8]西红花球茎和根的代谢轮廓及其对pH的响应. 饶君凤,吕伟德,胡朝阳,边天煜. 2018

[9]花生根、茎中白藜芦醇含量影响因素. 张俊,郜海燕,葛林梅,房祥军,邵敏,杨颖. 2009

[10]白藜芦醇功能和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郜海燕,于震宇,陈杭君,陈文煊,张俊,毛金林. 2006

[11]RP-HPLC法测定不同花生根中白藜芦醇的含量. 房祥军,郜海燕,张俊,葛林梅. 2009

[12]红壤施用石灰和钼肥对苕子和花生的增产效应. 朱炳良,吕鲜花,孟赐福,吴林妃,景金富. 1999

[13]浙江花生小京生产业现状及育种策略. 李付振,吴列洪,梁尹明,沈升法,赵文革. 2012

[14]低温贮藏花生嫩果病变及真菌状况初步研究. 王连平,王汉荣,茹水江,方丽,冯忠民,张明忠. 2006

[15]115份花生种质资源农艺与品质性状鉴评及分析. 张小利,朱灵龙,李付振,唐秀梅,夏友霖,游宇,钟瑞春. 2023

[16]不同来源生物炭与化肥减量配施对土壤养分、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胡宇迪,汪玉瑛,刘玉学,吕豪豪,何莉莉,秦晶晶,陈军豪,甘毅,杨生茂. 2024

[17]花生ω-3△~(15)-脂肪酸脱氧酶基因AhFAD3A的克隆及其表达. 吴列洪,李付振,吴学龙,宋度林,王美兴. 2015

[18]高油酸花生新品种浙花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张小利,李付振,厉宝仙,陈小央,刘波,张泉锋,方丽,朱灵龙,范飞军. 2024

[19]12个花生新品种在浙江的适应性试验. 李付振,宋度林,吴学龙,吴列洪,梁尹明,孙永飞. 2014

[20]液体生态地膜在花生栽培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王建红,曹凯,赵连国,徐维田.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