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茯苓子实体培养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诸发会 1 ; 刘永翔 2 ; 朱国胜 2 ; 屈直 1 ; 刘作易 2 ;

作者机构: 1.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贵州省农业生物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茯苓;子实体;培养条件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08 年 36 卷 02 期

页码: 11-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实验从培养基成分、光照、培养温度、传代次数上对茯苓菌株在实验室条件下形成子实体的最适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茯苓菌株子实体产生的最适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7±1)℃,光照强度60%,培养时间18~30 d,传代次数5~7代,空气相对湿度75%左右,产生的子实体形态和数量各不相同,可形成蜂窝状、山状、迷宫状、小菊花状或针状的子实体,单生或群生。

  • 相关文献

[1]茯苓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屈直,陶刚,朱国胜,朱英,刘永翔,刘作易. 2008

[2]贵州茯苓优良菌株的筛选. 屈直,刘永翔,朱国胜,诸发会,刘作易. 2009

[3]茯苓菌种选育及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屈直,刘作易,朱国胜,刘永翔. 2007

[4]中国黄连组织和细胞培养条件的研究 Ⅰ.不同培养基、碳源及培养温度对培养物生长和小檗碱含量的影响. 方周伯,黄凤英,颜谦. 1991

[5]水稻稻曲病菌单孢分离技术及分生孢子培养条件优化. 何海永,陈小均,杨学辉,吴石平,王莉爽,Sopone Wongkaew,袁洁. 2011

[6]不同培养条件对火龙果种子萌芽的影响. 申世辉,彭志军,谢璞,王松松,马玉华. 2014

[7]红托竹荪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优化. 龚光禄,桂阳,卢颖颖,朱国胜.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