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豆荚数垂直分布的遗传分析与QTL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杜晶 1 ; 李文霞 1 ; 董全中 1 ; 王萍 1 ; 苏代群 1 ; 孙明明 1 ; 宁海龙 1 ; 李文滨 1 ;

作者机构: 1.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大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东北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杂志社

关键词: 大豆;荚数;垂直分布;遗传分析;QTL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19 年 03 期

页码: 360-3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大豆荚数类型和空间分布决定产量的形成。以有一个共同亲本的两个重组自交系群体为遗传材料,按照植株的上、中、下3个部位调查一粒荚、二粒荚、三粒荚和四粒荚的数量,采用完备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在两个群体中一粒荚、二粒荚、三粒荚、四粒荚在空间分布存在极显著的变异,部位间不同豆荚类型组成有显著差异,并且两个群体不同类型豆荚在不同部位分布的遗传基础不同,共检测到59个控制荚数性状的QTL,解释了0~11.45%的表型变异;两个群体检测到的荚数QTL中有30个QTL是本研究首次发现的。

  • 相关文献

[1]大豆不同轮作体系根围土壤线虫空间分布特征. 潘凤娟,许艳丽,李春杰,赵丹. 2009

[2]大豆抗细菌性斑疹病抗性鉴定以及抗病相关QTL定位. 魏玮,张艳娇,李长育,王锦辉,孙宇峰,康青林,郭庆东,尹振功,常汇琳,蒋洪蔚,刘春燕,王囡囡,辛大伟,武小霞,陈庆山. 2018

[3]大豆四向重组自交系群体生育进程稳定QTL定位. 宁海龙,庄煦,杨畅,方艳龙,王萍,李文滨,薛红,李文霞. 2017

[4]大豆关联重组自交系群体蛋白质、油分含量的QTL分析. 田雨,王艳殊,张佳楠,许世超,董全中,李文滨,李文霞,宁海龙. 2020

[5]大豆荚粒性状的QTL分析. 张维耀,王金星,宗春美,付春旭,王茂青,孙艳杰,胡国华,陈庆山. 2012

[6]大豆根长QTL的Meta分析及候选基因挖掘. 刘鑫,甄善继,王家军,王洋. 2023

[7]大豆高蛋白基因分子标记及其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杨喆,刘丽君,高明杰,蒲国锋,张雷. 2008

[8]大豆花荚脱落及单株荚数的QTL定位. 徐琰,孙晓环,孙霞,王燕平,宗春美,齐玉鑫,白艳凤,任海洋,潘相文. 2015

[9]大豆耐盐碱研究进展. 朱治佳,袁明,韩冬伟,张笛,王振,孙浩月,王淑荣,王连霞. 2023

[10]大豆油分含量QTL分析. 薛永国,刘丽君,杨喆,高明杰,张雷. 2007

[11]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多年多点QTL分析. 刘春燕,齐照明,韩冬伟,单大鹏,蒋洪蔚,陈庆山,胡国华. 2010

[12]大豆胞囊线虫病3号生理小种抗性QTL定位的研究. 杨柳,师臣,田中艳,周长军,李建英,吴耀坤,杜志强. 2010

[13]大豆耐低磷研究进展. 刘海旭,吴俊江,王金生,鹿文成,徐鹏飞,张淑珍. 2017

[14]大豆油分蛋白质含量相关QTL的实用性验证. 孙鸿雁,刘丽君,张小明,杨拮,高明杰,张雷,魏崃. 2008

[15]大豆蛋白及百粒重QTL研究进展. 潘文婧,王金星,王乔,孙亚男,高陆思,曲梦楠,张维耀,付春旭,姜世波,姜成喜,付亚书,景玉良. 2022

[16]与耐大豆疫霉根腐病相关的QTL分析. 李修平,韩英鹏,丁俊杰,张淑珍,马文东,李文滨. 2008

[17]大豆蛋白含量新位点qPRO-19-1的定位. 武阳春,郭兵福,谷勇哲,栾晓燕,邱红梅,刘鑫磊,李海燕,邱丽娟. 2021

[18]两种方法定位5个地点大豆蛋白质含量QTL. 单大鹏,刘春燕,蒋洪蔚,董晓慧,陈庆山,胡国华. 2011

[19]大豆株高QTL定位研究. 万昆,姜成喜,刘章雄,付亚书,朱友林,陈维元,邱丽娟. 2009

[20]不同世代间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相关QTL的稳定性分析. 李文,孙明明,赵丹,张继雨,曹广禄,韩英鹏,李文滨,滕卫丽.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