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6种鲤科鱼肌肉脂肪的脂肪酸组成比较及相关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林婉玲 1 ; 韩迎雪 1 ; 李来好 1 ; 杨贤庆 1 ; 吴燕燕 1 ; 黄卉 1 ; 郝淑贤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国家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脂肪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鲤科;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油脂

ISSN: 1003-7969

年卷期: 2019 年 010 期

页码: 29-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鲤科鱼肌肉脂肪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差异,以鳙鱼、缩骨鳙鱼、翘嘴红鲌、鲢鱼、青鱼和脆肉鲩6种鲤科鱼为研究对象,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其肌肉脂肪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再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 0对各脂肪酸组成进行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种鲤科鱼肌肉脂肪的饱和脂肪酸(SFA)含量为23. 83%~36. 35%,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为30. 87%~54. 34%,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为17. 92%~35. 07%,C20∶5+C22∶6(EPA+DHA)含量为0. 58%~16. 27%;主要组分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18∶0与EPA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 900~1. 000),EPA与DHA呈显著正相关(r=0. 800~0. 899),C18∶1与DHA呈极显著负相关,与EPA呈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将6种鲤科鱼分为2组,第一组为缩骨鳙鱼、翘嘴红鲌、青鱼和脆肉鲩,第二组为鳙鱼和鲢鱼.6种鲤科鱼肌肉脂肪中均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利用潜力.

  • 相关文献

[1]6种金枪鱼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差异性研究. 曲梦,姚琳,陆键萍,信红梅,江艳华,李风铃,郭莹莹,石学香,王联珠. 2020

[2]广东鲂的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 庞世勋,谢刚,许淑英,叶星,苏植逢,祁宝伦,潘德博. 1999

[3]中国片唇鮈属鱼类一新种(鲤形目:鲤科). 倪勇,陈校辉,周刚. 2005

[4]四种常用药物对丁gui鱼种的毒性试验. 王广军. 2003

[5]银鲳4野生群体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与评价. 赵峰,庄平,施兆鸿,章龙珍,张涛,彭士明. 2009

[6]0℃气调包装对鲟鱼籽酱Huso dauricus *Acipenser schrenckii挥发性成分的影响及分析. 周婷,何丹,黄卉,郝淑贤,李来好,魏涯,岑剑伟. 2016

[7]GC-MS鉴别保活流通过程中虾夷扇贝气味特征变化. 傅润泽,沈建,王锡昌,刘俊荣,樊文,徐文其. 2016

[8]底播虾夷扇贝活品流通前后挥发性成分的对比分析. 傅润泽,沈建,王锡昌. 2015

[9]0℃气调包装对鲟鱼籽酱(Huso dauricus×Acipenser schrenckii)挥发性成分的影响及分析. 周婷,何丹,黄卉,郝淑贤,李来好,魏涯,岑剑伟. 2016

[10]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麒麟菜中的挥发性成分. 杨少玲,杨贤庆,陈胜军,邓建朝,郝淑贤,王锦旭,戚勃. 2016

[11]咸鱼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 李来好,丁丽丽,吴燕燕,杨贤庆,邓建朝,刘法佳. 2012

[12]利用164个微卫星标记分析镜鲤家系的遗传多样性和经济性状. 徐浩,鲁翠云,孙效文. 2013

[13]牙鲆微卫星分子标记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王桂兴,刘永新,孙效文,刘海金. 2009

[14]长江下游狼山沙和新开沙中华绒螯蟹幼蟹栖息地评估. 汪雷,徐东坡. 2018

[15]黄河三角洲沉积物含盐量与其临界剪切应力的关系研究. 熊传芳,单红仙,张少同,张红,刘晓磊,贾永刚. 2017

[16]暗纹东方鲀生长性状相关微卫星标记筛选. 马爱军,邹杰,孙建华,王婷,王广宁,崔文晓,王新安,刘大勇,郭正龙. 2016

[17]棕带仙女蛤数量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魏海军,邓正华,陈明强,王继金,李有宁,王雨. 2019

[18]连环湖两水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评价. 陈昕,李喆,唐富江,齐妍,高文燕,鲁万桥. 2020

[19]黄河壶口—三门峡段渔业水域中溶解氧现状及影响因素. 王绿洲,杨元昊,任惠丽,李维平,杨娟宁. 2009

[20]尼罗罗非鱼微卫星标记与主要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刘福平,白俊杰,宋红梅,叶星,李胜杰,于凌云.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