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湖北省“早籼晚粳”双季稻机械插秧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程建平 1 ; 李阳 2 ; 赵锋 3 ; 陈少愚 4 ; 汪本福 1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2.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湖北省作物病害监测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

3.南京农业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

4.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粮食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长江大学湖北省浠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早籼晚粳;双季稻;机械插秧;栽培技术;湖北省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16 年 55 卷 23 期

页码: 6067-6069+6133

摘要: 发展双季稻种植,能够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提高稻谷增产潜力,保障粮食安全。然而,受农业劳动力、劳动成本、种植成本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湖北省双季稻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因此,通过多年的生产试验与示范,总结了适合湖北省双季稻的机械插秧技术,以期为湖北省双季稻发展提供建议与指导。

  • 相关文献

[1]湖北省双季稻双季机械化直播栽培技术. 张枝盛,章桃娟,陈杰,翟中兵,程建平. 2022

[2]湖北省双季稻生产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游艾青,陈亿毅,陈志军. 2009

[3]湖北省油后棉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余隆新,周明炎,杨平华,韩昌友,段银廷. 2004

[4]"金怡"猕猴桃在湖北大别山区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罗轩,陈庆红,张蕾,高磊,白福玺. 2021

[5]特早熟油桃品系"99南-8-56"在湖北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王富荣,程琪,龚林忠,王会良,刘勇,艾小艳,朱炜,诸小敏,袁野,何华平. 2021

[6]湖北省适栽蓝莓品种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涂俊凡,秦仲麒,李先明,杨夫臣,朱红艳,伍涛. 2015

[7]1981—2023年湖北棉花生长季气候时空变化特征与应对技术策略. 张教海,别墅,牛林涛,张友昌,王琼珊,王孝刚,秦鸿德,夏松波,冯常辉. 2023

[8]湖北省早稻田稻鸭共育试验及探讨. 周开平,杨新笋,李迎征,李根雄,刘习中,梅金先,祝吉光. 2004

[9]湖北省棉花生产的主要问题及栽培技术对策. 余隆新,周明炎. 2005

[10]机械插秧密度对水稻广两优5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王记安,谢春甫,刘长兵,王伟刚,乐菊,汪新胜,罗珍美,程建平,游艾青. 2014

[11]不同育秧模式对早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 陈少愚,赵锋,李阳,程建平,张旅峰,章桃娟,皮楚舒. 2015

[12]水稻机械栽插长秧龄壮秧培育技术初报. 夏俊涛,李雄才,汪光友,魏静,吴世春,任生志,吴山,邱东风. 2010

[13]不同播期及秧龄对机械栽插晚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李阳,程建平,赵锋,汪本福,陈少愚. 2016

[14]机械插秧密度和氮肥运筹对两优1528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程建平,张再君,赵锋,汪光友,杨如辉,李家普,王启均. 2011

[15]湖北省高产水稻土特征及培育技术. 龙成凤. 1999

[16]浅析湖北省大别山蚕区发展现状. 李德臣.

[17]2003年湖北省棉花生产景气调查述评. 王孝纲,别墅,张教海,夏松波. 2004

[18]湖北省红薯施肥现状及高产平衡施肥研究. 鲁剑巍,陈防,万运帆,刘冬碧,胡时友,许幼生. 1999

[19]桑树多倍体品种鄂桑1号的选育. 叶楚华,胡兴明,邓文,郝瑜,叶伟彬. (Mis

[20]湖北省植物营养科技发展战略思考. 张宜春,郭智芬.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