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微孔深松耕降低土壤紧实度提高棉花产量与种籽品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慧杰 1 ; 郝建平 1 ; 冯瑞云 2 ; 南洋 3 ; 杨淑巧 4 ; 南建福 4 ;

作者机构: 1.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3.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

4.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关键词: 棉花;土壤;品质控制;微孔穴深松耕;土壤紧实度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5 年 31 卷 08 期

页码: 7-14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长期传统耕作导致土壤紧实形成犁底层是影响农田土壤质量和作物生长的关键障碍因子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于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在山西运城南花农场开展为期1 a的大田试验,对比研究微孔深松耕技术和旋耕机旋耕15~20 cm的传统耕作方法对土壤紧实度以及棉籽品质性状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孔深松耕技术较传统耕作方式,棉花苗期犁底层40 cm处土壤紧实度由9 069.70降低到558.80 k Pa,吐絮期犁底层40 cm处的土壤紧实度由8 089.70降低到1 174.20 k Pa,吐絮期0~40 cm土层中微孔深松耕土壤容重最大为1.05 g/cm3,传统耕作最大为1.56 g/cm3;在>30 cm土层中,微孔深松耕的总根量比传统耕作方式多187.03%;微孔深松耕处理棉株棉铃的5室铃率较传统耕作增加15.00%,每个棉瓤的种子数平均增加1~2粒;棉籽的籽指、密度、绒长均明显增加,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P<0.05),单株铃数比传统耕作增加6.34%,铃质量增加5.75%,皮棉产量增加10.12%。效益分析表明,采用微孔穴深松耕作种植棉花,每公顷净收益增加3 338.00元。该研究揭示了微孔深松耕作可有效打破犁底层,具有疏松土壤紧实度,并提高棉籽品质增加棉花产量,为该项技术应用于生产提供试验依据。

  • 相关文献

[1]旱地棉田不同底墒效应研究. 苏彩虹,王娇娟,郭创业. 1999

[2]土壤紧实度对温室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国红,张振贤,梁勇,曹之富. 2004

[3]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土壤中残留的多菌灵. 秦曙,乔雄梧,朱九生,王静. 1999

[4]太原市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 解文艳,樊贵盛,周怀平,解静芳,关春林. 2011

[5]土壤与植物中钙营养的研究进展. 许仙菊,陈明昌,张强,杨治平. 2004

[6]太原地区土壤中的铁及其肥效. 赵乃辉,陈云霞,关超,王岗. 1991

[7]不同土壤水分抑蒸剂保水效果研究. 王慧杰,冯瑞云,张志军,孟晋建,南建福. 2009

[8]DEHP在土壤和白菜中的残留及毒性分析. 庞金梅,段亚利,池宝亮,樊修武,杜荣平,王丽娟. 1995

[9]烟草硫素营养研究进展. 邵惠芳,任晓红,乔宁,刘余里,王文飞,于建军. 2007

[10]堆肥提取液的高效利用研究进展. 韩超,赵青松,李欣欣,李小霞,杨志强. 2020

[11]秸秆生物炭对黄土区农田土壤养分和玉米生长的影响. 卢晋晶,郜春花,李建华,靳东升,卢朝东,董云中. 2017

[12]土壤施富硒有机肥对'嘎拉'苹果果实硒含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丽,王张民,牛慈琼,袁林喜,刘娟桃,刘志奎,李全. 2020

[13]桃园土壤的科学化管理. 王田利,赵彦华. 2019

[14]土壤硒含量显著影响黑小麦与普通小麦的硒吸收. 鲁晋秀,闫秋艳,杨峰,董飞,段增强,李峰,闫翠萍,王苗. 2018

[15]山西省典型地区农用地膜利用现状及残膜污染调查分析. 白雪,周怀平,解文艳. 2017

[16]太原市农田土壤养分和重金属累积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滑小赞,程滨,赵瑞芬,霍晓兰,王钊. 2019

[17]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刘慧璐,范巧兰,王慧,李永山,席吉龙,杨娜,席天元,常铁牛,陶民刚. 2018

[18]山西曲沃葡萄园土壤养分测定、 评价与推荐施肥建议. 韩凤,胡增丽,赵龙龙,张未仲. 2019

[19]果园土壤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赵丽红,续海红. 2019

[20]腐植酸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应用与开发建议. 郝保平,郑普山.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