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利用稻瘟病菌粗毒素筛选水稻抗病突变体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艳 1 ; 迟铭 1 ; 王宝祥 1 ; 宋兆强 1 ; 杨波 1 ; 卢白关 1 ; 李健 1 ; 秦德荣 1 ; 徐大勇 1 ;

作者机构: 1.江苏徐淮地区连云港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水稻;稻瘟病菌;粗毒素;抗病性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6 年 29 卷 09 期

页码: 2016-20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从江苏省稻瘟病不同优势小种菌株的液体培养液中提取稻瘟病菌粗毒素,以本地区较感病中粳稻新品系L119为材料,研究不同稀释浓度粗毒素对水稻种子萌发、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在诱导和分化培养基中分别加入适宜的稻瘟病菌粗毒素进行胁迫培养,以获得抗病性有所增强的变异植株。结果表明,种子萌发后胚芽的长度随着粗毒素浓度的提高而降低,在浓度达到1 m L/10 m L时种子萌发完全受到抑制。种胚愈伤组织的生长随着粗毒素浓度的增加受抑制程度逐渐增强,在浓度为25%时无愈伤产生;愈伤组织在分化时对粗毒素较敏感,在粗毒素浓度为5%时分化成苗数急剧下降。对诱导、分化2个阶段双重粗毒素胁迫培养的组培再生植株进行田间抗病性鉴定,抗病性较对照品种有所提高,说明利用稻瘟病菌粗毒素对水稻成熟胚组织的胁迫培养可以诱导愈伤组织的抗病性变异。

  • 相关文献

[1]江苏省稻瘟病菌的毒性多样性及水稻品种的抗病性. 陆凡,郑小波,陈志谊,刘永锋,王法明,范永坚. 2001

[2]水稻品种混栽对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程兆榜,周益军,范永坚,张文荟,张学娣. 2001

[3]稻瘟病菌不同致病力菌株转录组分析. 齐中强,杜艳,余振仙,于俊杰,俞咪娜,刘永锋. 2016

[4]利用重组自交系分析水稻稻曲病抗性位点及效应. 李余生,张亚东,朱镇,赵凌,王才林. 2008

[5]水稻抗稻曲病数量性状座位及效应分析. 李余生,黄胜东,杨娟,王才林. 2011

[6]水稻体细胞突变体HX-3在细胞水平上对白叶枯病的抗性. 高东迎,黄雪清,刘永锋,孙立华,陈志谊,刘蔼民. 2003

[7]江苏省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育种研究进展. 王才林. 2006

[8]水稻对稻曲病致病菌株Pi-1抗病位点检测及效应分析(英文). 李余生,杨娟,黄胜东. 2015

[9]水稻P450基因Oscyp71Z2增强稻瘟病抗性的机制. 李文奇,王芳权,王军,范方军,朱金燕,杨杰,邵敏,仲维功. 2014

[10]抗水稻白叶枯病新基因Xa-25(t)的RAPD分析. 高东迎,向阳海,孙立华,陆作楣. 2002

[11]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遗传和育种研究进展. 陈涛,张亚东,朱镇,赵凌,林静,张所兵,王才林. 2006

[12]水稻对稻曲病致病菌株Pi-1抗病位点检测及效应分析. 李余生,杨娟,黄胜东,王才林. 2014

[13]植物免疫诱抗剂维大力对水稻抗病及产量的影响. 缪康,束兆林,张付强,张国,于居龙,项礼睿,徐超,赵来成. 2024

[14]利用粗毒素离体筛选苏丹草抗叶斑病体细胞突变体. 钟小仙,佘建明,顾洪如,张建丽. 2006

[15]番茄灰霉病菌产毒条件优化. 李永灿,余文贵,陈怀谷,赵丽萍,赵统敏,李伟,杨玛丽. 2013

[16]稻曲毒素A的相对含量分析及其与致病力的相关性. 尹小乐,陈志谊,刘永锋,于俊杰,李燕,俞咪娜. 2012

[17]近十年江苏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及变化动态. 程兆榜,陈毓苓,任春梅,季英华,魏利辉,周益军. 2010

[18]稻瘟病菌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曹慧娟,张瑾瑾,杜艳,齐中强,俞咪娜,刘永锋. 2019

[19]江苏省稻瘟病菌致病力分化及无毒基因组成分析. 沈乐融,齐中强,杜艳,于俊杰,俞咪娜,刘永锋. 2019

[20]稻瘟灵与福美双混剂对稻瘟病菌的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 陈宏州,于居龙,姚克兵,杨红福,缪康,赵来成,束兆林.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