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糙小米发芽过程中挥发性成分与脂肪酸的内在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朋亮 1 ; 夏茂林 1 ; 赵巍 1 ; 张爱霞 1 ; 刘松雁 1 ; 丁玉琴 1 ; 刘敬科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研究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石家庄畜产品饲料兽药质量检测中心

关键词: 糙小米;发芽;挥发性成分;脂肪酸;前体物质

期刊名称: 中国食品学报

ISSN: 1009-7848

年卷期: 2023 年 23 卷 003 期

页码: 121-129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糙小米发芽会促进功能成分和营养成分的增加,同时也会导致特殊气味的产生,严重影响其品质.为了调控和改善发芽糙小米的品质,需探明这些气味成分的来源.对"冀谷39"和"冀创一号"2个糙小米品种进行24 h的发芽处理,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5种醛类、2种酮类、2种酯类等成分主要在发芽12 h后形成,而10种烷烃、4种烯烃类主要形成于发芽0~12 h.这些挥发性成分主要形成于脂肪酸的酶促氧化时,软质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在糙小米发芽过程中先增加后降低,模拟试验显示油酸经酶促氧化形成壬醛和癸醛,亚油酸经酶促氧化形成3-辛烯-2-酮和(E)-2-辛烯醛,而亚麻酸经酶促氧化形成十二烷和壬醛.

  • 相关文献

[1]2种粳米蒸煮前后挥发性成分和脂肪酸内在关系分析. 杨晓忱,吴旭妍,李朋亮,刘敬科. 2023

[2]糙小米发芽过程中游离氨基酸的变化分析. 刘敬科,张爱霞,赵巍,刘莹莹,张佳丽,李少辉,王运亭,李朋亮. 2022

[3]小米糙米发芽富集γ-氨基丁酸. 宁亚维,刘祥贵,王志新,贾英民. 2019

[4]远志种子发芽检验标准化研究. 田伟,高丽,谢晓亮,周巧梅,温春秀,刘铭. 2008

[5]小麦籽粒发芽对品质的影响. 张艳,王德森,张勇,李辉,陈孝. 2006

[6]不同处理方式对黄冠梨种子打破休眠的影响. 王亚茹,李勇,李晓,王永博,王迎涛. 2016

[7]不同种衣剂对棉花种子出苗及苗期病虫害的影响. 张寒霜,赵俊丽,李伟明,付书平,魏凤霞. 2006

[8]不同种质紫苏叶挥发性成分化学型研究. 陈家宝,郭龙,温春秀,齐琳琳,温赛群,郑玉光,王蕾. 2021

[9]寄主植物花器挥发性物质分析及其对绿盲蝽成虫的引诱作用. 李耀发,高占林,康云凤,党志红,潘小花,王亚欣,潘文亮. 2014

[10]不同萃取头的固相微萃取提取小米粥中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刘敬科,赵巍,刘莹莹,张玉宗. 2010

[11]炒制对小米挥发性成分影响的研究. 刘敬科,赵巍,李少辉,刘松雁,张爱霞. 2014

[12]加水量对小米粥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刘敬科,刘松雁,赵巍,李云,张玉宗. 2011

[13]1-甲基环丙烯对'香水'梨果实品质和挥发性成分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赵江丽,何近刚,岳盈肖,闫子茹,冯云霄,程玉豆,关军锋. 2022

[14]稻米挥发性成分分离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刘敬科,赵巍,郝兴旺,刘莹莹,张玉宗. 2010

[15]膨化大米气味成分构成的研究. 吴季勤,段春红,刘松雁,魏昆鹏,王志恒,刘敬科. 2017

[16]粳小米粥和糯小米粥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差别的研究. 刘敬科,赵巍,刘畅,张玉宗,刘莹莹. 2011

[17]脂质热解形成的挥发性成分及途径研究进展. 赵志程,赵巍,张爱霞,刘敬科,生庆海,李朋亮. 2024

[18]基于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箭型-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老面小米馒头发酵过程中挥发性成分. 张世雄,刘敬科,王志新,刘俊利. 2024

[19]不同萃取头固相微萃取分析小米清酒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李少辉,赵巍,张爱霞,刘莹莹,张佳丽,张玉宗,刘敬科. 2018

[20]吹扫捕集GC-MS法测定紫苏不同变种叶片中的挥发性成分. 胡彦,丁友芳,温春秀,谢晓亮,周巧梅,刘玉军.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