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选择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朴钟泽 1 ; 韩龙植 2 ; 高熙宗 3 ; 陆家安 1 ; 张建明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2.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3.汉城大学校农业生命科学大学农学科

关键词: 水稻;氮素利用效率;产量;选择效果;施氮与未施氮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04 年 30 卷 07 期

页码: 651-6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Dasanbyeo/IR6 6 74 6 2 6 3 2”和“TR2 2 183/IR6 6 16 7 2 7 5 6”两个杂交组合探讨了在施氮和未施氮条件下杂交早期世代对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选择效果。研究结果表明 ,在杂交早期世代对产量的直接选择效果在未施氮条件下明显高于施氮条件下 ,并通过产量选择对生理氮素利用效率进行间接选择无论在施氮区还是未施氮区均有显著效果。氮素利用效率在施氮和未施氮条件下均有明显的直接选择效果。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直接选择效应和遗传力在未施氮条件下明显高于施氮条件下 ;生理氮素利用效率与单株产量和收获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认为氮高效、耐低氮水稻品种选育时 ,在较低的氮素水平下 ,对产量和生理氮素利用效率进行直接选择较有效 ,并注意与产量和生理氮素利用效率密切相关的收获指数等其他农艺性状的间接选择。

  • 相关文献

[1]水稻苗期氮素营养高效基因型的筛选. 童汉华,余新桥,梅捍卫,曹一平,章善庆,罗利军. 2007

[2]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动态QTL分析. 曾威,白建江,张才辉,杨瑞芳,方军,朴钟泽,石英尧. 2016

[3]水稻不同器官氮积累及转化效率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 李培德,朴钟泽,张建明,朱春梅,王士梅. 2007

[4]不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类型水稻在氮素吸收利用上的差异. 白建江,李培德,王慧,李茂柏,朱辉明,李丁鲁,孙丙耀,朴钟泽. 2010

[5]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吸收及利用效率的动态差异. 张建明,李建刚,管帮超,沈为民,朴钟泽. 2008

[6]诱变结合小孢子培养的氮高效大麦DH株系评价. 高润红,徐红卫,郭桂梅,宗营杰,李颖波,杜志钊,陈志伟,陆瑞菊,王亦菲,刘成洪. 2021

[7]不同灌水量对水、早稻营养生长和光合特性及其产量的影响. 邹桂花,梅捍卫,余新桥,刘鸿艳,刘国兰,李名寿,罗利军. 2006

[8]不同灌水量对水、旱稻营养生长和光合特性及其产量的影响. 邹桂花,梅捍卫,余新桥,刘鸿艳,刘国兰,李名寿,罗利军. 2006

[9]旱种旱管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王飞名,张安宁,刘国兰,毕俊国,刘毅,罗利军,余新桥. 2018

[10]灌南县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应用效果研究. 吴云,潘梅昌,成金华,赵永波,逯连静. 2018

[11]餐厨垃圾堆肥产品施用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王站付,邱韩英,陆利民,徐四新,杨晓磊,林天杰,朱恩. 2020

[12]播期对江苏沿海滩涂地区水稻生长发育迸程及产量的影响. 代金英,孙一标,刘成洪,施伟,朱静雯,赵绍路,张桂云,胡蕾,陈大勇,王爱民. 2020

[13]播期对江苏沿海滩涂地区水稻生长发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 代金英,孙一标,刘成洪,施伟,朱静雯,赵绍路,张桂云,胡蕾,陈大勇,王爱民. 2020

[14]“秀水123”和“上师大3号”水稻农艺性状、产量、食味品质及根系比较研究. 张建中,白洁,张建明,应红山,陆马全. 2009

[15]秸秆与缓释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率的影响. 孙会峰,周胜,付子轼,陈桂发,邹国燕,宋祥甫. 2015

[16]金山区春播油菜作稻茬绿肥栽培可行性初探. 陈艳莲,夏贇,孙珍夏,顾彩虹,建颖颖,陆怡然,朱海明,王海波,王珍,王赟,李延莉. 2023

[17]预处理对水稻小孢子诱导愈伤组织产量和绿苗分化的影响. 郭桂梅,高润红,卜姝明,邹磊,杜志钊,刘成洪,徐红卫,何婷,陆瑞菊. 2014

[18]水稻专用缓释复合配方肥增产效果研究. 诸海焘,朱恩,余廷园,田吉林. 2014

[19]2015年上海市水稻新品种(系)集中展示试验. 陈海霞,李帮学,张维德,朱明芬,陆家安. 2017

[20]中药肥在有机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李双喜,张翰林,张润柏,沈淑云,吕卫光.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