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北太平洋公海日本鲭资源分布及其渔场环境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戴澍蔚 1 ; 唐峰华 2 ; 樊伟 2 ; 张衡 2 ; 崔雪森 2 ; 郭刚刚 3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关键词: 鲐鱼;海洋环境;GAM模型;北太平洋

期刊名称: 海洋渔业

ISSN: 1004-2490

年卷期: 2017 年 04 期

页码: 372-3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2014~2015年两年收集的北太平洋公海围拖网作业的日本鲭(Scomber japonicas,又称鲐鱼)生产月度数据,结合同期卫星遥感反演技术获取的海表温度(SST)、海水叶绿素a(Chl-a)浓度、海流等环境数据,运用渔获量重心法,地统计插值等方法,分析了北太平洋公海鲐鱼的资源分布情况与渔获量重心的时空变化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鲐鱼渔场季节性差异明显,渔场重心集中分布在39°N~43°N、147°E~154°E范围内。两年渔场重心均呈现先向东北方向移动,自9月开始再向西南方向移动的趋势。GAM模型显示,北太平洋鲐鱼渔场的最适海表温度范围是16~18℃,最适叶绿素a浓度范围是0.3~0.8 mg·m~(-3),空间上集中分布在40°N~41°N、148°E~151°E,海流对鲐鱼渔场形成尤为重要。

  • 相关文献

[1]北太平洋柔鱼渔场资源与海洋环境关系的季节性变化. 唐峰华,樊伟,伍玉梅,史赟荣,岳冬冬,崔雪森. 2015

[2]西北太平洋公海2种灯光渔业渔获物组成的比较. 董秀强,李灵智,黄洪亮,唐峰华. 2018

[3]南沙海域鸢乌贼渔场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 范江涛,张俊,冯雪,陈作志. 2019

[4]北太平洋公海柔鱼渔场浮游植物的生态特征及与环境的关系. 唐峰华,靳少非,程田飞,王晓璇,崔雪森. 2014

[5]鲐鱼能量收支及其饵料种类的影响. 孙耀,张波,郭学武,王俊,唐启升. 1999

[6]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鲐鱼生长特性及合理利用. 刘勇,严利平,程家骅. 2006

[7]基于GAM模型的阿拉伯海鲐鱼渔场分布与环境关系. 杨胜龙,范秀梅,伍玉梅,周为峰,王斐,吴祖立,张忭忭,樊伟. 2019

[8]阿拉伯海鲐鱼渔场时空分布及其与海洋环境的关系. 杨胜龙,范秀梅,唐峰华,程田飞,樊伟. 2019

[9]阿拉伯海鲐鱼渔场时空分布及其与海洋环境的关系. 杨胜龙,范秀梅,唐峰华,程田飞,樊伟. 2019

[10]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鲐鱼年龄和生长的研究. 刘勇,严利平,胡芬,程家骅. 2005

[11]中东大西洋中部海域鲐鱼渔场的时空变化初步研究. 李显森,逄志伟,朱建成,应一平,孙珊. 2018

[12]鲐鱼鱼片与鱼糜脱脂方法的筛选研究. 欧阳杰,蔡淑君,林蔚,张敬峰,沈建. 2011

[13]东海鲐鱼资源合理利用的研究. 王凯,严利平,程家骅,李建生. 2007

[14]黄、东海鲐鲹鱼渔场环境分析. 张晶,韩士鑫. 2004

[15]复合抗氧化剂对鲐鱼背腹部肌肉脂肪的抗氧化研究. 赵艳芳,盛晓风,尚德荣,张媛,翟毓秀. 2019

[16]不同贮藏温度下鲐鱼生物胺变化的研究. 赵庆志,邓建朝,杨贤庆,李来好,胡晓,王锦旭,吴燕燕,魏涯. 2018

[17]时空及环境因子对黄河口及邻近水域斑资源丰度的影响. 李敏,徐宾铎,麻秋云,张崇良,任一平,万荣,纪毓鹏. 2017

[18]山东南部近海秋、冬季星康吉鳗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李明坤,张崇良,李敏,牟秀霞,任一平. 2018

[19]基于GAM模型分析水温垂直结构对热带大西洋大眼金枪鱼渔获率的影响. 杨胜龙,张忭忭,唐宝军,化成君,张胜茂,范秀梅,戴阳,冯春雷. 2017

[20]南印度洋长鳍金枪鱼渔获率与水深温度关系研究. 谢笑艳,汪金涛,陈新军,陈丕茂.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