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麦DNA导入小麦产生抗白粉病变异的遗传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阎新甫 1 ; 刘文轩 2 ; 王胜军 2 ; 王西成 2 ; 王锡锋 2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郑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郑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郑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郑州,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450002

关键词: 大麦;小麦;白粉病抗性;外源DNA导入;基因测定

期刊名称: 遗传

ISSN: 0253-9772

年卷期: 1994 年 01 期

页码: 26-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本研究将抗白粉病的大麦DNA通过花粉管途径直接导入感病的小麦品种花76中,后代出现13株抗白粉病变异株.其中5株在以后的世代中抗性稳定,另8株则继续分离.第2代分离株系的抗病株形成的第3代株系(或株行)中,抗性有分离的株行与无分离的株行比例为1.9:1,而分离株行内抗病株与不抗病株之比为335:1。抗性稳定株系与感病亲本杂交,F1表现高抗病,再与感病亲本回交,后代抗感病株比例为1:1。自交Fn的比例为2.8:1.说明所获得的抗白粉病性受一对完全显性基因控制,抗病为显性.与已知抗白粉病基因的比较表明,这个抗病基因可能是来自大麦的一个新基因。

  • 相关文献

[1]大麦DNA导入小麦诱导抗白粉病变异的研究. 阎新甫,刘文轩,王胜军,胡学义,王西成. 1992

[2]河南省小麦白粉病、条锈病抗性基因利用状况及分子聚合育种进展. 许为钢,许为钢,胡琳,张磊,董海滨,雷振生,郑天存,崔党群,杨兆生,赵中武. 2009

[3]1997年《麦类文摘》收录文献的统计分析. 朱云香,段韶芬,徐丽敏,张红伟. 1998

[4]大麦若干经济性状的遗传特性分析. 杜春光,李正玮,何立人,何丽玫,杜连仲. 1991

[5]不同大麦品种B-醇溶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赵永英,赵献林,相志国,张丹,杨红珊,张玉杨,王美芳. 2024

[6]18个大麦品种醇溶蛋白基因的比对和序列分析(英文). 赵永英,赵献林,相志国,张丹,张玉杨,王美芳,杨红珊. 2023

[7]河南小麦推广品种和后备品种抗叶锈病鉴定与评价. 何文兰,宋玉立,杨共强,徐飞,李亚红. 2012

[8]控失BB肥在小麦上应用效果初报. 孙克刚,李玉顺,和爱玲,张运红,顾朝晖,岳艳军,冯梦喜. 2014

[9]应用MAXENT模型评价我国麦红吸浆虫分布初报. 武予清,郁振兴,陈华爽. 2010

[10]小麦红吸浆虫唾腺EST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段云,武予清,蒋月丽,苗进,吴仁海. 2010

[11]不同保水剂用量旱地小麦增产效应及降水利用率研究. ^A武继承^B1^D1%^A潘晓东^B2^D2%^A褚小军^B3^D3. 2004

[12]不同耕作与保墒措施对小麦、玉米周年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YANG Yong-hui,杨永辉,WU Ji-cheng,武继承. 2014

[13]小麦蒙头水对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方保停,邵运辉,岳俊芹,李向东,秦峰,王汉芳,张德奇,吕凤荣. 2012

[14]黑光灯诱集麦红吸浆虫成虫的数量及性比的变化. 陈华爽,郁振兴,苗进,武予清,段云,蒋月丽,都振宝. 2010

[15]航天诱变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林作楫,雷振生,吴政卿,揭声慧,杨会民. 2005

[16]小麦与小麦粉改良若干问题探讨. 林作楫,雷振生,王美芳,吴政卿. 2006

[17]小麦和花生利用磷形态差异的研究. 寇长林,王秋杰,张福锁,任丽轩. 1999

[18]不同补灌量对小麦产量和灌水利用的影响研究. 武继承,杨永辉,王洪斌. 2010

[19]不同补灌量对小麦产量和灌水利用的影响研究. 武继承,杨永辉,王洪斌. 2010

[20]航天诱变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与太空6号的选育. 林作楫,雷振生,吴政卿,揭声慧,杨会民.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