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新品种郑麦16、郑麦20和郑麦22的遗传基础解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剑 1 ; 王岩 1 ; 胡卫国 1 ; 张玉娥 1 ; 王西成 1 ; 曹廷杰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小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小麦;遗传基础;功能基因;抗性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24 年 008 期

页码: 69-7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解析高产广适多抗小麦新品种郑麦16、郑麦20和郑麦22的分子遗传基础,本研究利用小麦55K SNP芯片和功能基因标记对郑麦16、郑麦20和郑麦22及其亲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郑麦16和郑麦22分别与周麦22、周麦16之间的亲缘关系相近,郑麦20与周麦18之间的亲缘关系相近。周麦16、周麦18和周麦22分别含有与郑麦16、郑麦20、郑麦22的相同基因型位点占比分别为78.97%、64.99%和88.83%,相应遗传贡献率也最高,分别为46.60%、43.08%和60.96%。进一步对21条染色体进行分析表明,周麦16、周麦18和周麦22的1B、1D、2D、3A、3D、4B、4D、5A、5B、5D、6A、6D、7B和7D染色体上为亲本贡献了最多的位点。在2A染色体上,偃展4110与郑麦16、偃展4110与郑麦20、矮抗58与郑麦22相同基因型的位点占比分别为70.6%、80.4%和78.0%,推测2A染色体上存在的广适早熟相关基因被选择利用。功能标记检测结果表明,郑麦16和郑麦22聚合了Yr5、Yr30、QYr.nwafu-4BL、QYrqin.nwafu-2AL和Lr13,郑麦22携带Phs1基因,穗发芽抗性较好。

  • 相关文献

[1]小麦灌浆期抗禾谷缢管蚜的生化机制. 李素娟,武予清,刘爱芝,李世功,韩世平. 2001

[2]利用SNP芯片解析油菜杂交种丰油10号的遗传基础. 蔡东芳,张书芬,王建平,曹金华,文雁成,张书法,何俊平,赵磊,王东国,朱家成. 2019

[3]河南大豆审定品种遗传基础分析. 李卫东,梁慧珍,卢为国,许景菊,王庭峰,许阳. 2000

[4]用SRAP标记分析中国甘蓝型油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基础. 文雁成,王汉中,沈金雄,刘贵华,张书芬. 2006

[5]玉米耐旱性研究进展. 张凤启,赵霞,丁勇,赵发欣,唐保军. 2015

[6]植物抗旱功能基因研究进展. 杨翠苹,段俊枝,燕照玲,卓文飞. 2024

[7]耐冷功能基因及其在植物耐冷基因工程中的应用新进展(英文). 段俊枝,李莹,周雷,潘英华,赵明忠,任银玲. 2015

[8]耐冷功能基因及其在植物耐冷基因工程中的应用新进展. 段俊枝,李莹,周雷,潘英华,赵明忠,任银玲. 2015

[9]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非生物胁迫下水稻产量的研究进展. 段俊枝,杨翠萍,王楠,齐学礼,冯丽丽,燕照玲,齐红志,陈海燕,张会芳,卓文飞,李莹. 2023

[10]花生阜花10号突变体库的构建及部分表型变异分析. 韩锁义,张新友,刘华,严玫. 2013

[11]小麦近缘种属对麦长管蚜抗性分析. 谢纳,王雷,齐珊珊,刘文轩,武予清. 2014

[12]药用香椿种质的初步筛选. 王昌禄,常利杰,夏廉法,王玉荣,陈勉华,李贞景. 2009

[13]棉铃虫对不同Bt蛋白的抗性及交互抗性研究. 张丹丹,王泽宇,陈琳,李国平,梁革梅. 2018

[14]河南省麦田猪殃殃对苯磺隆的抗性及ALS基因突变研究. 高新菊,郭秀玲,陈威,包来仓,马毅辉,秦光宇,祖均怀,王恒亮. 2017

[15]芝麻营养生长期枯萎病抗性鉴定技术研究. 苗红梅,常淑娴,张海洋,黄进勇,段迎辉,曲文文. 2020

[16]30个紫花苜蓿品种对苜蓿花叶病毒病的田间抗性初步研究. 郭志鹏,冯长松,张靖雪,王苗利,曲根,刘建宇,管永卓,张晓婷,郭玉霞,严学兵. 2019

[17]4型副猪嗜血杆菌crp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徐引弟,王治方,焦文强,朱文豪,李海利,王克领. 2023

[18]外引玉米种质抗粗缩病配合力分析. 金柳艳,李明顺,鲁晓民,杨硕,孔晓民,石洁. 2017

[19]果型和抗性基因协同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带毒量的影响. 米国全,唐艳领,马凯,张春奇,蔡毓新,荆艳彩,牛莉莉,李红波,朱永,陈绘利,史宣杰. 2024

[20]应用毒力频率方法测定小麦品种抗白粉病性. 王锡锋,张忠山,王全成.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