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志勇 1 ; 张怀志 1 ; 白斌 2 ; 李俊 3 ; 黄林 4 ; 徐智斌 5 ; 陈永兴 1 ; 刘旭 6 ; 曹廷杰 7 ; 李淼淼 1 ; 陆平 1 ; 吴秋红 1 ; 董玲丽 1 ; 韩玉林 8 ; 殷贵鸿 9 ; 胡卫国 7 ; 王西成 7 ; 赵虹 7 ; 闫素红 6 ; 杨兆生 6 ; 畅志坚 10 ; 王涛 5 ; 杨武云 3 ; 刘登才 4 ; 李洪杰 11 ; 杜久元 2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种子创新研究院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3.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4.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
5.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6.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7.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
8.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9.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10.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1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条锈菌;兴衰循环;持久抗性;基因聚合;种质创新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34-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小麦条锈病是中国重要的流行性真菌病害,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通过持续应用抗病品种和植保措施,小麦条锈病在中国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栽培制度的变革、育种方法技术的改进、产量水平的提高及条锈菌群体结构和毒性频率的不断变异,有必要对新时期小麦抗条锈病基因育种利用现状进行科学评估,以期为广谱持久多抗小麦品种的培育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中国西南、西北和黄淮主产区小麦品种(系)的条锈病抗性进行系统的抗病鉴定、遗传分析和抗条锈病基因分子标记的定位和检测,总结了中国小麦育种中主要抗条锈病基因的利用情况,对中国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发掘与种质创新、小麦育种中利用的主要抗条锈病基因、新时期抗条锈病基因利用的策略、小麦育种中抗条锈病基因选择和鉴定等进行了论述,并对新时期小麦抗条锈病育种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相关文献
[1]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其在小麦新种质创造中的应用. 何盛莲,崔党群,陈军营,陈新建,雷振生,吴政卿,方保停. 2006
[2]河南省油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与主要成效. 张书芬,朱家成,王建平,文雁成,张书法,何俊平,曹金华,蔡东芳,赵磊. 2016
[3]大豆抗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种质创新. 刘章雄,卢为国,常汝镇,邱丽娟. 2008
[4]油莎豆原生质体制备的组织筛选及条件优化. 张向歌,朱雅婧,陆莉莉,宋万献,张新友,胡海燕,于美琴,李居政,王会伟. 2023
[5]挖掘利用近缘野生种质 加强花生种质创新. 张新友. 2012
[6]中国苜蓿品种的选育与研究. 王雪,李志萍,孙建军,冯长松,李绍钰. 2014
[7]河南省油菜遗传改良进展与生产效果(英文). 朱家成,张书芬,张书法,王建平,文雁成,何俊平,曹金华,蔡东芳,赵磊,王东国,隋天显. 2017
[8]河南小麦推广品种和后备品种抗叶锈病鉴定与评价. 何文兰,宋玉立,杨共强,徐飞,李亚红. 2012
[9]控失BB肥在小麦上应用效果初报. 孙克刚,李玉顺,和爱玲,张运红,顾朝晖,岳艳军,冯梦喜. 2014
[10]应用MAXENT模型评价我国麦红吸浆虫分布初报. 武予清,郁振兴,陈华爽. 2010
[11]小麦红吸浆虫唾腺EST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段云,武予清,蒋月丽,苗进,吴仁海. 2010
[12]不同保水剂用量旱地小麦增产效应及降水利用率研究. ^A武继承^B1^D1%^A潘晓东^B2^D2%^A褚小军^B3^D3. 2004
[13]不同耕作与保墒措施对小麦、玉米周年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YANG Yong-hui,杨永辉,WU Ji-cheng,武继承. 2014
[14]小麦蒙头水对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方保停,邵运辉,岳俊芹,李向东,秦峰,王汉芳,张德奇,吕凤荣. 2012
[15]黑光灯诱集麦红吸浆虫成虫的数量及性比的变化. 陈华爽,郁振兴,苗进,武予清,段云,蒋月丽,都振宝. 2010
[16]航天诱变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林作楫,雷振生,吴政卿,揭声慧,杨会民. 2005
[17]小麦与小麦粉改良若干问题探讨. 林作楫,雷振生,王美芳,吴政卿. 2006
[18]小麦和花生利用磷形态差异的研究. 寇长林,王秋杰,张福锁,任丽轩. 1999
[19]不同补灌量对小麦产量和灌水利用的影响研究. 武继承,杨永辉,王洪斌. 2010
[20]不同补灌量对小麦产量和灌水利用的影响研究. 武继承,杨永辉,王洪斌.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小麦小孢子培养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付亮;徐鹏亮;李洋;周思远;范永胜;马华平;郭战备;李永珍;蒋志凯;胡卫国
关键词:小麦;小孢子发育;细胞活力;小孢子培养
-
小麦新品种郑麦16、郑麦20和郑麦22的遗传基础解析
作者:杨剑;王岩;胡卫国;张玉娥;王西成;曹廷杰
关键词:小麦;遗传基础;功能基因;抗性
-
基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的面团黏性与小麦醇溶蛋白组成关系研究
作者:曹颖妮;王俊艳;辛玉杰;赵光华;冯丹;胡卫国;裴金花;王红旗;尹海燕;刘冬梅;王允;郑嘉;曹成;刘继红
关键词:小麦;面团黏性;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醇溶蛋白
-
基于产业链视角的小麦品种品质需求调研分析
作者:吴海彬;朱志锋;谭城;王超;刘江;段晓亮;殷贵鸿;曹廷杰;洪宇;常柳;周桂英;孙辉
关键词:小麦育种;品质;种业;种植主体;小麦加工
-
低筋小麦配粉及其对加工品质的影响
作者:曹颖妮;赵光华;辛玉杰;郝学飞;胡卫国;余大杰;柴慧娟;冯丹;裴金花;刘继红
关键词:小麦;配粉;面条品质;馒头品质
-
小麦面团粘性定量评价方法的建立
作者:曹颖妮;赵光华;刘继红;辛玉杰;余大杰;胡卫国;裴金花;冯丹;柴慧娟;郝学飞
关键词:小麦;面团粘性;定量评价
-
河南省审定小麦品种旗叶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者:曹廷杰;周艳杰;杨剑;张玉娥;胡卫国;王西成;赵虹
关键词:小麦品种;旗叶性状;相关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