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养殖鲟鱼出血症病原鲁氏耶尔森菌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绍戊 1 ; 王荻 1 ; 冯娟 2 ; 卢彤岩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鲁氏耶尔森菌(Yersinia ruckeri);16S rRNA基因;致病性

期刊名称: 海洋与湖沼

ISSN: 0029-814X

年卷期: 2014 年 45 卷 03 期

页码: 123-12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鲁氏耶尔森菌(Yersinia ruckeri)是鲑鳟鱼类和温水性鱼类肠炎红嘴病的主要病原,可引起病鱼体表出血、肠道肿胀发炎等临床症状。本研究从患出血症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中分离到一株致病性菌株(YR-H01),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YR-H01株为鲁氏耶尔森菌。人工感染该菌后发病鱼表现为肛门红肿、外突明显,部分鱼鳍基部和下颌处有出血现象,内脏器官不同程度出血,且从组织中再分离的细菌特性与原感染菌相同。腹腔注射后该菌株对施氏鲟的半致死浓度为7.2×106CFU,且攻毒剂量越大,临床病症出现越快。病理组织切片显示,该菌感染鲟鱼后肝细胞发生明显病变,淋巴细胞侵润,肝索结构消失,细胞肿胀,核空泡变性或核仁边缘化。

  • 相关文献

[1]杂交鳢(斑鳢♀×乌鳢♂)内脏类结节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特性分析. 刘春,李凯彬,王庆,常藕琴,梁慧丽,王芳,潘德博,石存斌,吴淑勤. 2012

[2]达氏鳇、施氏鲟及其杂交种(施氏鲟♂×达氏鳇♀)形态差异与判别分析. 张颖,刘晓勇,曲秋芝,孙大江. 2012

[3]中草药添加剂对鲁氏耶尔森菌感染虹鳟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冯淇元,陆绍霞,徐喆,王亚玲,李芳源,刘红柏. 2020

[4]泥鳅溃疡病及病原温和气单胞菌生物学及分子特征研究. 张晓君,邴旭文,姚东瑞,朱明,秦国民. 2010

[5]Magnetospira sp.QH-2 MamK蛋白的结构和系统进化分析. 滕兆洁,张文燕,刘佳,董逸,陈一然,潘红苗,杜海舰,王明玲,徐丛,肖天. 2016

[6]三亚天涯海角潮间带趋磁细菌特性. 徐丛,陈海涛,张文燕,陈一然,董逸,潘红苗,杜海舰,王明玲,刘佳,滕兆洁,肖天. 2016

[7]用于海洋沉积物中厌氧氨氧化细菌分子生态学研究的引物比较. 付璐璐,李思琦,甄毓,米铁柱. 2019

[8]海水养殖鱼类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临床分离株的血清型和抗生素耐药谱. 赵鲁宁,李贵阳,李杰,李晨,张乐萃,莫照兰. 2015

[9]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3个野生群体mtDNA 16S rRNA序列差异及长臂虾科系统进化关系. 马朋,刘萍,李健,李吉涛,高保全. 2012

[10]钦州湾牡蛎线粒体16 S rRNA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分析. 蒋伟明,陈秀荔,赵永贞,陈晓汉,江世贵,李咏梅. 2008

[11]中华虎头蟹线粒体16S rRNA和COⅠ基因的序列比较及其系统进化分析. 刘萍,段亚飞,毛智超,李吉涛,高保全,李健. 2013

[12]异育银鲫源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的分离鉴定. 王亚冰,梁利国,高金伟,习丙文,谢骏. 2016

[13]哈氏仿对虾线粒体16S rRNA和COⅠ基因的序列比较及其与仿对虾属之间的系统进化分析. 毛智超,段亚飞,刘萍,李健,陈萍. 2016

[14]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mtDNA三个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 李颖,刘萍,孙慧玲,马甡,高天翔,王清印. 2006

[15]利用16S rRNA和COI基因序列对三疣梭子蟹不同群体遗传特征的比较分析. 高俊娜,刘萍,李健,潘鲁青,高保全,陈萍. 2010

[16]两种蛤仔线粒体16S rRNA基因和COⅠ基因的序列比较. 刘相全,包振民,方建光,王如才. 2011

[17]秀丽白虾3个地理种群mtDNA 16S rRNA基因序列变异及遗传分化. 张敏莹,徐东坡,方弟安,周彦锋,刘凯. 2018

[18]鲤病原鳗利斯顿氏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张晓君,阎斌伦,邴旭文,毕可然,秦蕾,秦国民. 2009

[19]斑鳠烂鳃病病原菌的研究. 邓国成,江小燕,陈昆慈,刘礼辉. 2009

[20]季节变化对珠江口棘头梅童鱼肠道和水体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郑秋实,刘永,李纯厚,吴鹏,肖雅元,林琳,刘玉,邹剑.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