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芜菁甘蓝与不同豆科作物间套作的产量及经济效益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牟琼 1 ; 罗维 2 ; 吴佳海 2 ; 李娟 1 ; 韩永芬 3 ; 冉伟男 1 ; 杨义成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

2.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高原山地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贵州金农富平生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 芜菁甘蓝;间作;产量;经济效益;土地利用率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20 年 012 期

页码: 82-8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芜菁甘蓝在山地农业中推广利用提供参考,在黔中地区采用芜菁甘蓝与光叶紫花苕子、箭筈豌豆、蚕豆、豌豆间作和芜菁甘蓝单作,分析不同间作模式的芜菁产量和种植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芜菁甘蓝-光叶紫花苕子、芜菁甘蓝-箭筈豌豆、芜菁甘蓝-蚕豆、芜菁甘蓝-豌豆间作的芜菁甘蓝株高、叶片重量和块根重量高于芜菁甘蓝单作;与芜菁甘蓝单作相比,芜菁甘蓝-光叶紫花苕子、芜菁甘蓝-箭筈豌豆间作纯收入分别增加126.4元/667m2和24.2元/667m2;间作模式土地利用率较高,4种间作模式的土地当量比(LER)分别为1.08、1.04、1.30、1.05,具有明显的间作优势。

  • 相关文献

[1]不同收获时间对威宁芜菁甘蓝产量的影响. 何静,熊先勤,卢玉兰. 2013

[2]行间种草对火龙果果园土壤特性及果实产量的影响初探. 蒙正兵,刘华荣,龙忠富,张瑜. 2016

[3]玉米不同密度下间作大豆控草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 叶照春,何永福,陆德清,李鸿波,朱峰. 2015

[4]不同带幅对宽厢宽带玉米间作花生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韦思梅,韦应红,王万平,李翠生,胡廷会,吕建伟,马天进,李正强. 2016

[5]间作对幼龄茶园生态与茶树生育及效益影响的研究进展. 张小琴,陈娟,梁远发. 2014

[6]不同海拔3种间作作物对幼龄茶苗生长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 罗湘洁,李国林,林茂,郑秀艳. 2017

[7]油菜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及经济效益的研究. 侯燕,侯剑. 2004

[8]芜菁甘蓝育肥黑山羊的效果研究. 文克俭,梅厚华,熊先勤,全贵阳,羊天洪,陶孟旭,陈仕福. 2016

[9]武陵山区花溪芜菁甘蓝生长动态研究. 吴有松,吴佳海,杨春燕,雷霞,牟琼. 2015

[10]芜菁甘蓝种质资源评价. 王应芬,牟琼,李娟,雷霞,吴佳海. 2016

[11]饲用新品种威宁芜菁甘蓝的选育. 熊先勤,钟理,李富祥,张明均,刘龙般,王海. 2010

[12]芜菁甘蓝-马铃薯间作体系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张圆,熊先勤,陈超,卢敏. 2014

[13]饲草新品种花溪芜菁甘蓝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王应芬,牟琼,李娟,雷霞,吴佳海,杨义成,杨春燕. 2016

[14]芜菁甘蓝-辣椒高效接茬种植技术. 范高领,牟琼,李娟,冉伟男,吴佳海. 2021

[15]不同行比间作向日葵与花生的光合特性和产量. 袁婷婷,杨航,于二汝,李慧琳,奉斌,向依. 2022

[16]种茎行向及芽向对间作木薯和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罗春芳,魏云霞,欧珍贵,黄洁,徐海强,杨龙. 2017

[17]糯高粱间作大豆不同带宽配置对糯高粱光合特性、干物质和养分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彭方丽,汪灿,周棱波,高杰,张国兵,赵强,陈思宇,邵明波. 2023

[18]马铃薯间作玉米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及糖类物质的影响. 田双燕,张应龙,何天久,牛力立,王庆,吴再辉,肖力力,田山君. 2021

[19]不同间作模式对糯高粱干物质、养分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彭方丽,汪灿,周棱波,张国兵,赵强,张春兰,高杰,邵明波. 2023

[20]不同间作模式下糯高粱根际土壤特性及产量变化. 赵强,章洁琼,汪灿,周棱波,张国兵,彭秋,高杰,彭方丽,张春兰,邵明波.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