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花生新品种远杂9847选育及启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静 1 ; 张新友 1 ; 汤丰收 1 ; 董文召 1 ; 臧秀旺 1 ; 张忠信 1 ; 韩锁义 1 ; 秦利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农业部黄淮海油料作物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花生遗传改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关键词: 花生;远杂9847;品种选育;远缘杂交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14 年 43 卷 10 期

页码: 38-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远杂9847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豫花15号为母本、(豫花7号×Arachis sp.30136)F1为父本,利用远缘杂交技术选育出的高产、高油、综合抗性好的花生新品种。2007-2008年河南省夏播花生区域试验中,远杂9847平均荚果产量4 180.88kg/hm2,平均籽仁产量2 878.58kg/hm2;2009年河南省夏播花生生产试验中,远杂9847平均荚果产量4 715.70kg/hm2,平均籽仁产量3 454.50kg/hm2。2008-2009年全国北方区大花生区域试验中,远杂9847平均荚果产量4 736.70kg/hm2,平均籽仁产量3 366.75kg/hm2;2010年全国北方区大花生生产试验中,远杂9847平均荚果产量4 373.25kg/hm2,平均籽仁产量3 226.65kg/hm2。该品种籽粒粗脂肪含量55.79%,高抗网斑病,抗叶斑病、锈病、病毒病和根腐病。远杂9847于2010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豫审花2010006),于2011年通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鉴定(编号:国品鉴花生2011003)。该品种适于在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河北、湖北等大花生种植区推广种植。远杂9847的成功选育说明花生远缘杂交技术是实现品种突破、全面提升品种综合性状的有效途径。

  • 相关文献

[1]河南省农科院花生研究的进展与成就. 汤丰收,张新友,董文召. 2009

[2]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正反杂交差异研究. 相志国,赵献林,康明辉,赵永英,王爱玲. 2013

[3]烟草与药用植物罗勒远缘杂交后代的细胞学研究. 李彦平,王素琴,刘凤兰,段旺军,孙焕,李雪君,朱景伟. 2006

[4]单倍体的产生途径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相志国,海燕,康明辉,赵永英. 2011

[5]结球甘蓝与油菜杂交胚挽救及其后代倍性鉴定. 赵艳艳,蒋武生,原玉香,王志勇,姚秋菊,魏小春,张强,张晓伟. 2016

[6]高油芝麻新品种豫芝23号. 张体德,张海洋,苗红梅. 2016

[7]小麦—野燕麦蓝粒新种质的初步研究. 相志国,赵献林,康明辉,赵永英. 2013

[8]高淀粉型甘薯新品种洛薯1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王自力,刘忠玲,秦家范,李小艳,杨玉峰,周武需,马跃福,张正伟. 2017

[9]优质高产芝麻新品种郑芝13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张海洋,张体德,卫双玲,郑永战,梅鸿献. 2010

[10]高产早熟优质抗病短季棉豫早1109的选育. 王惠萍,冯复全,王新望. 1993

[11]高含油量油菜杂交种双油092的选育及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朱家成,张书芬,王建平,雁成,张书法,赵磊,曹金华,何俊平,蔡东芳. 2016

[12]芝麻新品种郑芝14号的选育及应用. 张体德,张海洋,卫双玲,郑永战,梅鸿献. 2010

[13]机收玉米新品种新单68选育探讨. 高雪飞,黄璐,宋树柏,彭东,张学舜. 2018

[14]双国审超高产大豆新品种郑1311的选育与思考. 李海朝,王金社,练云,魏荷,雷晨芳,王仕伟,周扬,卢为国. 2022

[15]玉米耐旱性研究进展. 张凤启,赵霞,丁勇,赵发欣,唐保军. 2015

[16]高蛋白大豆新品种郑4066的选育及启示. 李海朝,文自翔,张辉,李金英,武永康,黄萍,卢为国. 2012

[17]转基因抗虫短季棉新品种豫早棉911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李武,吕淑平,聂利红,赵付安,谢德意. 2013

[18]超高产大豆新品种郑130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李海朝,王金社,张辉,武永康,李金英,雷晨芳,卢为国. 2022

[19]花药培养快速选育丰产稳产冬小麦豫麦37. 黄冰艳,刘文轩,刘新涛,罗鹏,海燕,和现昌. 1999

[20]金银花种质资源及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李磊,谭政委,余永亮,董薇,鲁丹丹,杨红旗,许兰杰,李春明,杨青,安素妨,梁慧珍.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