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思凯 1 ; 苗中博 1 ; 盛强 1 ; 赵峰 1 ; 吴纪华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长江口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湖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浙江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与开发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围堤工程;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崇明东滩湿地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20 年 03 期
页码: 1021-10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长江口崇明东滩盐沼湿地围堤工程是以清除入侵植物互花米草为目的而进行的生态修复工程。由于大型底栖动物可作为重要的环境指示生物,分析比较了围堤前后围堤工程内和工程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2013年围堤工程前和2016年围堤工程后两次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29种,分别隶属于无针纲、多毛纲、腹足纲、双壳纲、甲壳纲和昆虫纲。在2013和2016年围堤外光滩生境分别采集到底栖动物21种和27种,并且所有样线都表现出物种数量增加或持平;然而在围堤内区域,两条全封闭样线(样线2和样线3)由围堤前的12种减少到围堤后的6种,而在保留进出水口的半封闭样线1围堤内由围堤前7种增加到围堤后12种。底栖动物平均密度在半封闭样线1围堤内由围堤前的(75±0)个/m~2增加到围堤后的(288±111)个/m~2(P=0.091),在全封闭的样线2(2013:(120±17)个/m~2; 2016:(7±7)个/m~2)和样线3(2013:(359±20)个/m~2; 2016:(93±93)个/m~2)围堤内都表现出围堤前显著高于围堤后(P<0.05);围堤外光滩区域所有样线虽然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都表现出围堤后密度增加,总平均密度由围堤前的(410±83)个/m~2增加到2016年的(1184±393)个/m~2(P=0.072)。因此,在长江口盐沼湿地进行互花米草生态治理的围堤工程,保留进出水口保持围堤区域与外界自然水域的连通性对围堤内底栖动物结构及多样性有积极作用,而围堤外底栖动物结构及多样性在所有样点均处上升趋势。围堤工程主要对软体动物和多毛类影响较大,而同时这些物种还是鸟类或者鱼类的重要食物资源,从而对鸟类和鱼类等次级消费者造成影响。从底栖动物群落变化及其生境来看,建议应该采取保留进出水口的围堤方式,维持潮水的出入,恢复围堤内与围堤外的生境连通性。
- 相关文献
[1]南黄海冷水中心内外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分析. 张鹏弛,徐勇,李新正,王洪法,张宝琳,帅莲梅,安建梅. 2017
[2]江门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分布特征. 陈梓林,李纯厚,肖雅元,刘永,林琳,王九江,全秋梅. 2020
[3]渤海湾近海栖息地变化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张壮壮,王琳,杨文波,曹坤,李继龙. 2015
[4]怒江西藏段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李斌,徐丹丹,刘绍平,王志坚. 2015
[5]椒江口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田伟,徐兆礼,周进,赵云龙. 2013
[6]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及临近水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罗民波,庄平,沈新强,王云龙,张涛,朱江兴. 2009
[7]不同水深条件下刺参养殖池塘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季节性变化特征. 温彬,高勤峰,董双林,宁鲁光. 2016
[8]胶州湾底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基于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特征. 丁敬坤,张雯雯,李阳,薛素燕,李加琦,蒋增杰,方建光,毛玉泽. 2020
[9]珠江口大型底栖动物数量与生物多样性的分布特征. 彭松耀,赖子尼,麦永湛. 2019
[10]山东宁津附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季节变化. 王金宝,李新正,王洪法. 2017
[11]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 杜飞雁,王雪辉,李纯厚,张汉华,贾晓平. 2009
[12]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全秋梅,肖雅元,徐姗楠,符芳菲,李纯厚,刘永. 2020
[13]大罗圈沟河水生生物多样性及水质评价. 赵晨,孙佳伟,尹增强,王慧博,王乐,宋聃,都雪,赵玉财,孙洋,霍堂斌. 2023
[14]莱州湾南部胶莱河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李慧峰,杨文波,袁立来,刘宝祥,曹坤,王琳,丁放,李慧琴,李继龙,李应仁,黄经献,张传涛. 2018
[15]海浪河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霍堂斌,姜作发,张伟,刘刚. 2012
[16]九龙江口南临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王蔚颖,王晨,田伟,赵云龙,徐兆礼. 2014
[17]绰尔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霍堂斌,霍来江,姜作发. 2014
[18]象山港中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特征. 董鹏,张海波,叶仙森,徐韧,周进. 2015
[19]珠江口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影响因子研究. 彭松耀,赖子尼,蒋万祥,高原,庞世勋,杨婉玲. 2010
[20]低氧环境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袁伟,金显仕,戴芳群.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河口鱼类生态廊道研究进展
作者:张婷婷;赵峰;王思凯;杨刚;张涛;袁瑞
关键词:河口鱼类;生态廊道;通道路径识别;生境保护修复
-
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的发展历程与问题思考
作者:庄平;赵峰;罗刚;张涛;石小涛;冯广朋;王思凯
关键词:水生生物资源衰退;增殖放流;种群结构调整;生态容纳量;生活史;水产品供给;生态平衡
-
基于鱼类完整性指数(F-IBI)的长江口生态健康状况评价
作者:谢志伟;杨刚;庄平;赵峰;耿智;蒋俊;张涛
关键词:长江口;生物完整性指数;健康状况;生态评价;鱼类
-
投喂水平和投喂频率对多纹钱鲽鱼幼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肝脏和肠道组织消化酶的影响
作者:刘鉴毅;杨俊;李琪;孙艳秋;刘佳伦;邹雄;方可菲;庄平;冯广朋;赵峰;黄晓荣
关键词:多纹钱鲽鱼;投喂策略;血清生化指标;消化酶
-
长江中华绒螯蟹资源联动修复模式构建与应用
作者:冯广朋;庄平;赵峰;陈宇顺;方弟安;王思凯
关键词:
-
饲料中添加南极磷虾粉对中华绒螯蟹繁殖性能及胚胎质量的影响
作者:黄晓荣;谈如;张涛;冯广朋;耿智;赵峰;杨刚;庄平
关键词:南极磷虾粉;中华绒螯蟹;性腺指数;产卵量;生化成分;脂肪酸
-
环境DNA技术在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亲蟹资源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张方圆;王汝贤;杨刚;秦泽;赵峰;张涛;耿智
关键词:渔业资源;长江口;qPCR;环境DNA;中华绒螯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