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酶联免疫法检测海洋贝类中的荧蒽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冰莲 1 ; 杨光昕 2 ; 谷麟 3 ;

作者机构: 1.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3.农业部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荧蒽多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贝类

期刊名称: 分析试验室

ISSN: 1000-0720

年卷期: 2019 年 02 期

页码: 196-2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分别以BSA和OVA为载体蛋白,利用活化酯法和混合酸酐法合成了荧蒽的免疫原和包被原,对新西兰大白兔进行免疫,制备出效价较高、特异性较好的荧蒽多克隆抗体。建立出一种检测贝类中荧蒽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方法(ic-ELISA),优化了包被原、一抗、二抗工作浓度,包被时间、抗原抗体反应时间及封闭液等实验检测条件。该方法特异性强,稳定性和灵敏度高,线性回归方程为y=19. 97x+15. 495 (R~2=0. 99),线性范围为1~500 ng/mL,IC_(50)为53 ng/mL,检出限为0. 94 ng/mL,回收率为81. 3%~102. 5%,RSD为2. 5%~8. 9%。将该法应用于实际贝类样品的检测,检测结果和HPLC相比,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该方法可用于实际样品中荧蒽的快速分析检测。

  • 相关文献

[1]水产品中孔雀石绿BA-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杨光昕,苏悦,李冰莲,孔聪,黄宣运,张璇,于慧娟,韩峰. 2019

[2]酶联免疫吸附法快速检测鳗弧菌. 杨鸢劼,陈辉. 2005

[3]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水产品中甲基睾酮残留. 王强,王旭峰,黄珂,柯常亮,杨金兰,黎智广,李刘冬. 2015

[4]水产品中庆大霉素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的建立. 王强,王旭峰,赵东豪,黄珂,古小莉,李刘冬. 2017

[5]贝类健康化生产技术探讨. ^A乔庆林. 2004

[6]无公害贝类生产技术体系研究. 乔庆林.

[7]海水贝类养殖产量与碳汇量动态变化关系研究——以2006-2010年数据为例. 岳冬冬. 2011

[8]我国贝类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脱除技术研究进展. LOU Xiao-Yi,娄晓祎,汤云瑜,TANG Yun-Yu,TIAN Liang-Liang,田良良,SHI Yong-Fu,史永富,XIAO Dong-Xue. 2017

[9]国内养殖容量研究综述. 贾磊,宋文平. 2010

[10]贝类健康化生产技术的建立. 徐竹青. 2005

[11]青岛市场养殖贝类体内重金属含量的分析. 宁劲松,尚德荣,赵艳芳,王军,谭志军,翟毓秀. 2010

[12]贝类中诺如病毒SYBR Green I实时定量RT-PCR检测方法研究. 苏来金,周德庆,马丽萍,曹慧慧. 2009

[13]贝类食源性传染病病原及其消除方法的研究进展. 李斌,陈碧鹃,方建光,张继红,蒋增杰,贾永超. 2009

[14]胶州湾养殖区贝类生物体中多溴联苯醚的分布特征. 夏斌,周明莹,陈碧鹃,冷凯良,乔向英,田丽粉. 2010

[15]一种评价污染物对贝类生长影响的快速测定方法. 陈碧鹃,陈民山,吴彰宽,王开晓. 1998

[16]珠江口及邻近海域贝类麻痹性毒素调查. 杨美兰,林燕棠,贾晓平,全桂英. 2002

[17]美国贝类质量安全管理. 蔡友琼,宋怿,刘新中. 2011

[18]乐清湾滩涂养殖贝类微生物富集及海水净化研究. 金雷,陈雪昌,陈瑜,刘欢,郭远明. 2015

[19]UHPLC-LTQ-Orbitrap-MS非定向筛查贝类中氮杂螺环酸毒素及其代谢产物. 吴海燕,陈佳琦,董晨帆,王松,崔海栋,谭志军. 2020

[20]青岛近岸水域挥发性酚的分布及在贝类体内的积累. 辛福言,曲克明,袁有宪.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