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丛枝菌根真菌在甘薯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石琨 1 ; 袁洁 2 ; 叶佳敏 2 ; 汪吉东 2 ; 朱国鹏 1 ; 王磊 2 ; 张辉 2 ; 张永春 2 ;

作者机构: 1.海南大学园艺学院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国家农业环境六合观测实验站

关键词: 甘薯;丛枝菌根真菌;根际微生物;有机碳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576-58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甘薯(Ipomoea batatas L.)是一种适应性强、高产、多用途的粮食作物。丛枝菌根真菌(AMF)是一种广泛分布的能与宿主建立互惠共生关系的真菌。AMF能够定殖于甘薯根系,其菌丝的延伸不仅扩大了根系吸收养分的范围,还促进了根系分泌有机碳等物质,起到改善宿主根际环境、活化土壤养分的作用。接种AMF能促进甘薯对养分的吸收利用,调控块根的形成和膨大。本文围绕甘薯与AMF的共生效应,综述AMF与甘薯共生关系的建立、AMF与甘薯共生效应的影响因素、AMF促进甘薯生长发育的作用机制。最后,分析了目前甘薯与AMF共生效应研究中的局限,并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和展望,为甘薯等作物可持续高效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应用依据。

  • 相关文献

[1]丛枝菌根真菌对甘薯源库关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石琨,袁洁,叶佳敏,于倩倩,黄卉,汪吉东,朱国鹏,徐聪,张辉,张永春. 2024

[2]丛枝菌根真菌对甘薯生物量、根系形态及钾素吸收的影响. 周晓月,袁洁,石琨,汪吉东,朱国鹏,周其良,丁爱芳. 2022

[3]不同促生菌剂在绿肥蚕豆的应用效果研究. 周影,魏启舜,赵荷娟,管永祥,陈震,郭成宝,王琳. 2019

[4]晚播对紫云英生长、养分积累和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周影,王琳,魏启舜,管永祥,陈震,郭成宝,赵荷娟. 2019

[5]苏北滩涂盐碱地3种典型盐生植物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分析. 董静,邢锦城,温祝桂,洪立洲,刘冲,朱小梅,赵宝泉,贺亭亭,赵小慧. 2021

[6]草莓枯萎病病株与健株根际基质真菌群落组成分析. 唐冬兰,唐泉,蒋立奔,宋芹芹,曹荣祥. 2021

[7]不同试剂处理对草莓植株生长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朱丽,王庆莲,唐山远,乔玉山,顾闽峰,费月跃,王伟义,陈晓东,赵密珍. 2023

[8]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纹枯病发生及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熊桂林,陈怀谷,李伟,张爱香,于汉寿. 2008

[9]降解菌Pseudomonas sp.AT2对莠去津胁迫下水稻生长的影响机制. 马丽雅,王亚,葛静,生弘杰,冯发运,李勇,李梅,余向阳. 2024

[10]丛枝菌根真菌对还田稻秆分解的影响. 贾艳艳,杜小凤,施洪泉,高怀中,孔祥仕,顾大路,杨文飞,诸俊,王伟中. 2019

[11]丛枝菌根真菌对“金口”芹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马通,陈潇,金静,李敏,易晓华. 2016

[12]丛枝菌根真菌对还田麦秆分解及玉米生物量的影响. 贾艳艳,顾大路,杨文飞,吴传万,孙爱侠,诸俊,王伟中,杜小凤. 2019

[13]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麦秆分解和旱稻生长的影响. 贾艳艳,诸俊,顾大路,杨文飞,杜小凤,孙爱侠,钱新民,文廷刚,朱云林. 2020

[14]丛枝菌根真菌和解磷细菌双接种对小麦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殷小冬,李其胜,顾大路,杨文飞,杜小凤,刘汉松,文廷刚,李可,宋佳敏,诸俊,贾艳艳. 2024

[15]丛枝菌根真菌对苗期黄瓜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徐刚,郭世荣,贺超兴,孙艳军,高文瑞,李德翠. 2012

[16]丛枝菌根真菌和解磷细菌复合接种对水稻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殷小冬,贾艳艳,李其胜,徐莉,焦加国,李青,杨文飞,杜小凤,顾大路. 2023

[17]基于文献计量的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抗性影响的研究态势分析. 马俊,李珊,曹凯,鲍恩财,贺超兴. 2023

[18]丛枝菌根真菌对盐胁迫下黄瓜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韩冰,郭世荣,贺超兴,闫妍,于贤昌. 2012

[19]长期施肥对太湖地区黄泥土有机氮和有机碳的影响. 肖伟伟,范晓晖,杨林章,沈明星. 2008

[20]新鲜与老化蚓粪的有机碳呼吸动态特征. 于建光,胡锋,李辉信,王同,王前进.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