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因素对咸鸭蛋"黑黄"产生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静 1 ; 杨雪 1 ; 彭旭 1 ; 卢立志 2 ; 曾涛 2 ; 贾鸣 1 ; 申杰 1 ; 杜金平 1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关键词: 鸭蛋;微生物;硫化氢;变色反应;蛋白质组学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24 年 015 期

页码: 13-21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分析影响盐腌鸭蛋中“黑黄”产生的因素,本实验通过色度值和金属离子含量测定以及蛋白质组学分析,对比“黑黄”咸蛋和正常咸蛋不同部位的差异,初步确定与“黑黄”形成有关的因素,再通过单因素试验进一步研究这些因素对黑黄形成程度和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Fe、Cu含量越高,蛋黄色度值越小,“黑黄”越黑,推测卵黄高磷蛋白中Fe2+与S2-结合形成的硫化物是使蛋黄变黑的原因,半胱氨酸的降解脱硫是蛋黄产硫的主要原因。微生物浓度、温度、p H值是影响黑黄产生的主要因素,鸭蛋载菌量和腌制温度越高,黑黄率越高;p H 7.0~8.0范围内均可产生H2S,其中p H 7.5时产气速率最快。综上,可以推测“黑黄”是由蛋黄内硫元素与铁元素之间的变色反应造成,腌制过程中的温度、p H值以及鸭蛋本身的载菌量对“黑黄”现象均有较大影响。

  • 相关文献

[1]鸭蛋蛋黄粗卵磷脂的提取工艺研究. 黄素芬,陈有亮,徐笔峰,游兆彤. 2004

[2]咸蛋清性能改善工艺研究. 杨慧娟,谭芦兰,叶梦迪,唐宏刚,谌迪,肖朝耿,陈黎洪. 2019

[3]超临界CO_2萃取蛋黄卵磷脂成分的比较分析. 周玮,卢立志,李国勤,田勇,徐小钦,侯烁烁,陶争荣. 2015

[4]绝食对家蚕血液蛋白的影响. ^A王永强^B1^D1%^A张平波^B2^D2%^A藤井博^B3^D2%^A麻生阳一^B4^D2%^A伴野丰^B5^D2%^A山本幸治^B6^D2. 2005

[5]家蚕蛋白质组学研究:LPS注射后的免疫反应. 王永强,张平波,藤井博,伴野丰,山本辛治,麻生阳一. 2003

[6]猪骨骼肌双向电泳样品制备及等电聚焦方法研究. 朱雅卿,韩剑众,王彦波. 2009

[7]家蚕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刘培刚,李卫国,王永强. 2010

[8]蛋白质组学在肉品品质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朱雅卿,韩剑众,王彦波. 2007

[9]水稻与病原物互作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余初浪,杨勇,王栩鸣,严成其,陈剑平. 2010

[10]秀珍菇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蛋白质组学分析. 王伟科,袁卫东,方献平,宋吉玲,闫静,陆娜. 2017

[11]iTRAQ技术及其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 谢秀枝,王欣,刘丽华,董世雷,皮雄娥,刘伟. 2011

[12]霰弹策略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 陈金娥,李建营,叶键,钟伯雄,孟智启. 2006

[13]浙江玫瑰醋的工艺改进. 虞淼,励建荣,裘纪莹,蒋予箭,梁新乐. 2006

[14]秸秆还田下氮肥运筹对水稻各生育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王青霞,李美霖,陈喜靖,苏瑶,喻曼,沈阿林. 2020

[15]不同消毒剂处理对冷鲜鸡肉微生物的抑菌效果研究. 任晋东,刘雅丽,卢立志. 2019

[16]不同预冷方式对冷鲜鸡肉品质的影响. 刘雅丽,刘莉君,宋美娥,高慧,卢立志. 2019

[17]家禽肠道微生态与免疫的关系. 马晓汶,卢立志,邹晓庭. 2019

[18]不同贮藏温度对冷鲜鸡微生物变化的影响. 刘雅丽,宋美娥,刘莉君,李国勤,刘均,卢立志. 2020

[19]生理盐水实验性干预对肉鸡盲肠微生物区系和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宫玉杰,邹晓庭,肖英平,夏文锐,温雪婷,杨华. 2019

[20]有机肥施用对稻麦轮作系统作物生产和土壤健康的影响. 王先挺,王斌,孙万春,马军伟,林辉.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