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潘云龙 1 ; 柳海东 1 ;
作者机构: 1.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春油菜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国家油菜改良中心青海分中心农业农村部春油菜科学观测实验站青海省春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早花位点;近等基因系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19 年 021 期
页码: 7047-705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选取NN DH系中的ZW46为母本,晚熟No.5246为父本(轮回亲本),利用cqDTFA7a位点候选区间及侧翼标记进行前景选择,其他18条染色体上的标记进行背景选择,通过连续回交及标记辅助选择方法构建甘蓝型春油菜早花位点cqDTFA7a的近等基因系.在BC2F1群体中,筛选到cqDTFA7a位点杂合的单株4株,背景回复率达到了95%以上,自交获得一个包含537单株的BC2F2群体,通过双亲基因组重测序,开发了8个InDel (insertion-deletion)标记,利用这些标记进一步加密了cqDTFA7a区间,将cqDTFA7a定位在IA7-4附近,相对遗传距离为0.1 c M,表型贡献率为47%,区间由原来的900 kb缩小到目前的300 kb.以上4个单株进一步回交获得前景位点杂合、背景回复率达到100%的单株4株,与No.5246构成了近等基因系,通过对上述4个单株自交获得一个包含843个单株的BC3F2群体,通过卡方检验,该群体花期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3∶1),说明在该群体中,花期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本研究为甘蓝型春油菜早花QTL位点cqDTFA7a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挖掘奠定了基础.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春油菜早花位点加密及位点聚合创建优异早花资源. 柳海东,潘云龙,杜德志. 2020
[2]甘蓝型春油菜开花时间主效QTL cqDTFA2a近等基因系的构建. . 2019
[3]甘蓝型春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及其在杂交种选育中的应用. 星晓蓉. 2011
[4]甘蓝型春油菜平衡施肥试验研究. 高旭升,田种存. 2014
[5]利用半冬性甘蓝型油菜扩大甘蓝型春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恢复系间遗传差异的研究. 柳海东,姚艳梅,徐亮,杜德志. 2012
[6]甘蓝型春油菜磷肥施用量研究. 张文英,陈占全,李月梅. 2010
[7]不同海拔条件下春油菜光合生理和产油量的响应. 徐亮. 2017
[8]甘蓝型春油菜对磷素吸收的动态研究. 张文英,陈占全,李月梅. 2010
[9]氮磷钾肥施用对甘蓝型春油菜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月梅. 2012
[10]利用QTL-seq技术定位甘蓝型春油菜早花位点cqDTFC8及其近等基因系构建. 柳海东,赵绪涛,杜德志. 2020
[11]甘蓝型油菜叶绿素含量与产量关系研究及叶绿素主效QTL位点cqSPDA2连锁标记开发. 叶景秀,柳海东,星晓蓉,李钧,杜德志.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甘蓝型油菜恢复系的群体结构解析及核心种质构建
作者:张格格;柳海东;杜德志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春油菜;全基因组重测序;群体结构;核心种质
-
特早熟甘蓝型春油菜产量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作者:林晓阳;赵洪平;柳海东;杜德志
关键词:特早熟甘蓝型春油菜;产量相关性状;遗传距离;杂种优势;杂优模式
-
特早熟甘蓝型春油菜恢复系核心种质构建
作者:林晓阳;杜德志;柳海东;李钧
关键词:特早熟;甘蓝型油菜;核心种质;波里马雄性不育
-
甘蓝型油菜叶绿素含量与产量关系研究及叶绿素主效QTL位点cqSPDA2连锁标记开发
作者:叶景秀;柳海东;星晓蓉;李钧;杜德志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SPAD值;近等基因系;产量;相关性;连锁标记
-
甘蓝型油菜与白菜型油菜杂种后代细胞学和分子标记分析
作者:殷婷;赵彤;柳海东;李开祥;余青兰;赵志刚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细胞学;分子标记
-
基于3个甘蓝型春油菜Pol CMS的优良恢复系选育
作者:赵绪涛;柳海东;李开祥;徐亮;杜德志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恢复系;配合力;杂种优势;杂优模式
-
大白菜雄性不育杂交种高原青麻叶1号
作者:赵洪朝;柳海东;王桂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