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崔欢虎 1 ; 闫翠萍 1 ; 靖华 1 ; 马爱平 1 ; 裴雪霞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关键词: 旱地小麦;集水补灌;播期密度
期刊名称: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ISSN: 1003-482X
年卷期: 2002 年 30 卷 02 期
页码: 10-12
摘要: 1 998~ 1 999年 ,在山西省临汾应用裂区设计法就旱地冬小麦集水补灌的播期密度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主因子播期 A3 ( 1 0月 1日 )、播期 A2 ( 9月 2 4日 )与播期 A1( 9月 1 7日 )的产量存在 5 %显著差异 ;副因子播量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最优组合为 A3 B2 即 1 0月 1日播种 ,播量 30 0万粒 /hm2 ,产量达 34 4 1 .0kg/hm2。该处理水分生产效率达 1 6 .0 5 kg/( mm· hm2 )。并对 A1、A2 、A3 播期的冬前、拔节期生物学效应进行了分析。该项研究为旱地小麦集水补灌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不同下垫面降雨产流与旱地小麦集水补灌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靖华,王裕智. 2005
[2]不同下垫面降雨产流与旱地小麦集水补灌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崔欢虎,靖华,马爱平,王裕智,王随保. 2005
[3]‘晋大麦(啤)2号’不同播期密度与产量关系的探讨. 董双全. 2015
[4]地膜小麦集水有限补灌技术研究. 崔欢虎,张鸿杰,徐建兵,梁维治,马爱萍,池宝亮,陈奇恩. 2000
[5]旱地小麦集水补灌品种生态适应性研究. 靖华,崔欢虎,闫翠萍,王裕智,马爱平. 2004
[6]旱地菜豆"三早三优"综合栽培技术. 刘恩科,韩彦龙,张冬梅,李海金,陈琼,张伟. 2010
[7]地膜穴播小麦集水有限补灌技术研究. 崔欢虎,张鸿杰,徐建兵,马爱萍,池宝亮,陈奇恩. 1999
[8]抗旱种衣剂对旱地小麦产量及主要病虫害防效的影响. 王宏兵,程天灵,李雪,王文平,李巧俊. 2019
[9]抗旱节水小麦分子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刘莉,裴磊,卫云宗. 2020
[10]山西旱地小麦栽培技术探讨. 张俊灵,闫金龙,冯丽云,张东旭. 2020
[11]小麦新品种运旱618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赵智勇,李秀绒,柴永峰,孙来虎,邵新胜,沈红星. 2012
[12]山西南部旱地小麦不同播种方式的适播期与播量研究. 刘玲玲,张松令. 2012
[13]黄土丘陵区旱地小麦膜侧条播种植模式增产效应试验与示范. 马爱平,靖华,亢秀丽,王裕智,王会荣. 2014
[14]等离子体激活小麦种子增产技术研究. 马爱平,崔欢虎,史忠良,靖华,谢福来. 2005
[15]冬小麦品种生命力衰退原因的探讨. 卫云宗. 2001
[16]用高稳系数分析评价旱地小麦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刘玲玲,张松令,陈永杰,闫淑萍,王丽萍. 2001
[17]不同时期水肥藕合对旱地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赵海祯,梁哲军,齐宏立,王玉香,邵新胜,聂安全. 2002
[18]黑腐酸生物有机肥在旱地小麦上的应用效果. 杜海平,刘岩明,韩国彪,李斌,韩晋. 2018
[19]旱地小麦生产系统分析. 张松令,刘玲玲. 2002
[20]抗旱小麦新品种‘晋麦98号’选育研究. 裴磊,刘新月,刘莉,卫云宗.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黄淮海北片模拟增加和降低温度对麦田地温、水分变化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靖华;马爱平;亢秀丽;王裕智;崔欢虎;张建诚
关键词:地温;小麦;土壤水分;水分利用效率;气候变化
-
微喷灌水肥一体化下磷钾肥减量分期施用对小麦产量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作者:张晶;党建友;裴雪霞;张定一;王姣爱;程麦凤
关键词:微喷灌水肥一体化;磷钾肥减施;小麦;产量;氮磷钾积累
-
区域(临汾)水分相关气象因子变化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作者:亢秀丽;靖华;马爱平;王裕智;崔欢虎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象因子;小麦产量
-
不同海拔麦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其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靖华;亢秀丽;马爱平;王裕智;崔欢虎;张建诚
关键词:土壤水分;气候变暖;水分利用效率;小麦;海拔
-
微喷水肥一体化氮肥后移对夏玉米氮素吸收及 籽粒产量品质的影响
作者:刘彩彩;张孟妮;武雪萍;裴雪霞;党建友;张永清;奚雅静;王碧胜;宋霄君;李生平;郑凤君;董悦
关键词:微喷水肥一体化;氮肥利用率;夏玉米;产量;品质
-
作物苗后喷施除草剂遮挡装置研制与应用
作者:靖华;马爱平;亢秀丽;王裕智;崔欢虎
关键词:除草剂;行间除草;种植行距;机械装置
-
黄淮海北片麦田微喷灌水量对土壤贮水耗水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亢秀丽;靖华;马爱平;王裕智;崔欢虎
关键词:微喷灌;小麦;土壤水分;水分利用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