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茶香淡腌鲈鱼的加工工艺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冰 1 ; 吴燕燕 2 ; 魏涯 3 ;

作者机构: 1.大连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3.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淡腌;茶香调味液配方;加工工艺;保藏期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16 年 37 卷 09 期

页码: 267-272+30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进一步开发鲈鱼精深加工品,改进传统半干咸鱼盐度高的缺点。本文以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为原料,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茶香淡腌鲈鱼的加工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腌制温度、加盐量、调味料配比和调味时间为影响因素的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确定淡腌鲈鱼加工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且分析了该工艺条件下产品的营养成分和保藏期。结果表明:当腌制温度为8℃,加盐量为10.5(g/100 g),调味料总量为鱼质量的44(g/100 g),调味时间为6 h,其感官评分最高,与过氧化值作为评价指标的分析结果一致。影响产品感官评分的主次顺序为腌制温度>调味时间>调味料配比>加盐量,其中腌制温度对感官评分有极显著影响(p=0.0058<0.01)。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条件下产品的感官评分为96.5±1.2,过氧化值为0.307±0.013 g/kg,菌落总数<1×105CFU/g,大肠菌群和致病菌未检出,符合相关标准且列在满意范围内。将产品真空包装后,在室温下可贮存10 d,4℃可贮存30 d,是一款美味健康的预烹饪即食方便水产品。

  • 相关文献

[1]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王裕玉,徐跑,聂志娟,邵乃麟,徐钢春. 2019

[2]饲料外源蛋白酶对大口黑鲈生长、饲料利用、体成分和肝脏、肠组织结构的影响. 吴建军,张蕉南,宋雪荣,周樱,刘伟. 2022

[3]大口黑鲈养殖池塘溶解氧适宜性评价. 王寿兵,程力日见,刘兴国. 2022

[4]有效微生物菌群(EM)对加州鲈池塘养殖水质和水体菌群结构的影响. 胡佳雯,聂志娟,郑兆伟,李士恒,孙毅,邵乃麟,徐钢春,徐跑. 2023

[5]大口黑鲈选育群体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卢建峰,白俊杰,李胜杰,李镕. 2010

[6]大口黑鲈hepcidin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表达的初步研究. 李胜杰,白俊杰,刘碧莲,叶星,于凌云,全迎春. 2009

[7]大口黑鲈溃疡综合征病毒甲基转移酶基因序列分析与原核表达. 马冬梅,白俊杰,邓国成,李胜杰. 2011

[8]大口黑鲈组织蛋白酶B基因SNP筛选及其与生长性状关联分析. 李胜杰,周春龙,白俊杰,吴建开,樊佳佳,费志平,孙建国,马冬梅. 2018

[9]甘肃沿黄地区大口黑鲈大规格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试验. 付廷斌,来琦芳,孙真,周晋成. 2025

[10]即食调味金鲳鱼工艺技术研究. 熊添,吴燕燕,林婉玲,胡晓,陈胜军,荣辉. 2018

[11]一种水发罗非鱼鱼皮的工艺. 佘文海,马海霞,梁珀钏. 2020

[12]罗非鱼片干的微波烘烤技术. 吴燕燕 ,李来好. 2002

[13]海参加工工艺、营养成分及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王婧媛,王联珠,孙晓杰,朱文嘉,郭莹莹,文艺晓,杨祯祯. 2018

[14]液熏罗非鱼片的加工工艺. 陈胜军,李来好,薛长湖,黄靖芬,杨贤庆. 2010

[15]即食海蜇中铝检测、脱除与杀菌新技术研究进展. 岑剑伟,孙万青,陈胜军,潘创,王悦齐,邓建朝,魏涯,荣辉. 2021

[16]饲料蛋白质水平和加工工艺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消化力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郭赛,陈效儒,袁汉文,罗凯,张付贤,陈燚,郜卫华,田娟. 2023

[17]调味烤鲻鱼片的加工工艺的研究. 陈培基,李来好,杨贤庆,李刘冬,吴燕燕,刁石强. 2003

[18]四角蛤蜊出口小包装产品的加工工艺. 王彩理,秦小明,沈建. 2012

[19]南极磷虾体内主要营养活性物质在热处理过程中的流向. 赵昕源,欧阳杰,马田田,白贞,沈建. 2021

[20]连续式油水混合油炸工艺及设备. 蔡淑君.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