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用~(32)P示踪法研究石灰性土壤中磷素的形态及有效性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冯固 1 ; 杨茂秋 1 ; 白灯莎 1 ; 黄全生 1 ;

作者机构: 1.新疆农科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石灰性土壤,水溶性磷肥,磷的形态和有效性变化,~(32)P示踪

期刊名称: 土壤学报

ISSN: 05643929

年卷期: 1996 年 03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水溶性磷肥施入土壤后,其有效性随时间延长而降低,短期内(2个月)有2/3左右变成不可提取态磷(Olsen)法,其形态主要是Ca8—P,Al—P,Fe—P型磷酸盐。在种植玉米时,施入的磷肥22.6—27.8%转化成Ca2—P,27.5—30.6%转化成Ca8—P,9.1—10.0%转化成Al—P,10.5—15.6%转化成Fe—P,11.3—18.8%被玉米吸收利用。Ca2—P、Ca8—P、Al—P和Fe—P型磷酸盐对玉米生长都有一定的肥效,它们对植物干物质生产的效率(即引入每百毫克磷所产生的植株干重)的大小顺序是:Ca2—P>Al—P>Ca8—P>Fe—P。Ca(10)—P型磷酸盐对玉米生长无效。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