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铅在中华鲟幼鱼不同组织中的积累与排放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冯琳 1 ; 章龙珍 1 ; 庄平 1 ; 侯俊利 1 ; 张涛 1 ; 刘健 2 ; 冯广朋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2.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管理处

关键词: 中华鲟;铅;暴露;积累;排放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10 年 21 卷 02 期

页码: 476-4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水溶液静态置换法,研究了中华鲟幼鱼在不同浓度Pb2+溶液(0、0.2、0.8和1.6mg·mL-1)中各组织铅的积累与排放.结果显示:中华鲟幼鱼各组织表现出随暴露浓度升高Pb积累增加的剂量-效应关系;Pb积累的基本模式为:骨(背骨板和软骨)和肌肉中积累量最高;胃、肠和皮肤次之;肝、鳃与脊索相对较低.暴露试验结束后进行了为期6周的Pb排放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组(0.2mg·mL-1)各组织中Pb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中浓度组(0.8mg·mL-1)除鳃胃、软骨和肌肉以外,其余组织的Pb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浓度组(1.6mg·mL-1)除肝、肠和皮肤以外,其余组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积累与排放发现,低、中浓度组中鳃、皮肤和肝的Pb含量高于积累时.推测中华鲟幼鱼经鳃、皮肤和消化道摄入Pb,主要经鳃和皮肤进行排放.

  • 相关文献

[1]铅暴露与排放对中华鲟幼鱼血液中ALT、AST活力的影响. 侯俊利,庄平,冯琳,章龙珍,张涛,冯广朋,刘鉴毅,徐滨. 2009

[2]铅暴露致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幼鱼弯曲畸形与畸形恢复. 侯俊利,庄平,章龙珍,冯琳,张涛,冯广朋,刘鉴毅,闫文罡. 2009

[3]混合重金属对翡翠贻贝的积累与排放规律研究. 马胜伟,林钦,陈海刚,蔡文贵,王增焕,贾晓平. 2008

[4]铅暴露与排放对中华鲟幼鱼血液中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及肌酸激酶活力的影响. 章龙珍,冯琳,侯俊利,庄平,冯广朋,黄晓荣. 2010

[5]中国养殖中华绒螯蟹中镉的残留现状及膳食风险评估. 董欣悦,宋超,张聪,汪倩,裘丽萍,陈家长. 2019

[6]光、温对鼠尾藻卵子排放和幼孢子体生长的影响. 梁洲瑞,孙修涛,王飞久,汪文俊,丁昌玲,李涛,刘坤. 2012

[7]海湾扇贝对海水中镉的富集规律研究. 季相山,赵燕,丁雷,陈松林,王雪鹏,岳永生. 2006

[8]葛洲坝下游中华鲟产卵场地形分析. 张辉,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危起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杨德国,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杜浩,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陈细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张慧杰,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2006

[9]水温对中华鲟幼鱼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冯广朋,庄平,章龙珍,刘鉴毅,张涛,黄晓荣. 2010

[10]长江口中华鲟幼鱼数量与长江年径流水文状况之间的关系——论江水含沙量的重要性. 张辉,危起伟,杜浩. 2010

[11]中华鲟自然繁殖发生与水文状况适合度之间的关系. 张辉,危起伟,杜浩,刘志刚,沈丽. 2010

[12]中华鲟子二代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 冷小茜,杜浩,乔新美,刘志刚,熊伟. 2018

[13]两种珍稀濒危鱼类——中华鲟和长江鲟血液生化指标的研究. 张书环,张晓雁,冷小茜,杜浩,吴金平,阮瑞. 2018

[14]中华鲟保育在海洋馆. 张艳珍,胡维勇,危起伟,栾刚,杨道明,王喆琛. 2018

[15]人工养殖中华鲟后备亲鱼摄食和生长的周年变化. 郑跃平,刘健,徐嘉楠,倪春华,范厚勇,崔百惠,吴建辉,陈锦辉. 2018

[16]中华鲟资源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孙丽婷,赵峰,张涛,庄平. 2017

[17]中华鲟自然繁殖的水文状况适合度研究. 张辉,危起伟,杜浩,刘志刚,沈丽. 2010

[18]长江常熟溆浦段中华鲟幼鱼出现时间与数量变动. 李罗新,张辉,危起伟,杜浩,洪克明. 2011

[19]应用于中华鲟的Pop-up标志固定方法. 赵峰,庄平,Boyd KYNARD,章龙珍,张涛. 2010

[20]人工标志放流中华鲟幼鱼的降河洄游. 杨德国,危起伟,王凯,陈细华,朱永久.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