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尚慧文 1 ; 刘志刚 1 ; 朱华平 1 ; 高风英 1 ; 可小丽 1 ; 卢迈新 1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莫荷罗非鱼;杂交亲本;杂种优势;DNA甲基化;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技术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17 年 41 卷 11 期
页码: 1699-170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讨罗非鱼杂种优势形成过程中基因组DNA甲基化模式的变化,运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技术(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分析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荷那龙罗非鱼及其杂交种莫荷罗非鱼"广福1号"的皮肤、肌肉和鳃等11种组织的DNA甲基化水平差异。采用16对引物进行选择性扩增,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带型分析结果显示:莫荷罗非鱼"广福1号"及其亲本在不同组织间的甲基化水平存在组织特异性,相同组织不同亲、子代罗非鱼间的甲基化程度亦不同;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荷那龙罗非鱼以及"广福1号"各组织平均总甲基化水平分别为32.21%、38.03%和29.77%,莫荷罗非鱼"广福1号"的甲基化水平低于双亲;与亲本相比,莫荷罗非鱼"广福1号"的甲基化模式除了大多数保持稳定遗传(A、B、C类型分别为19.67%、29.99%、25.42%)之外,24.92%胞嘧啶位点发生去甲基化和超甲基化,且去甲基化位点(E类型,15.73%)多于超甲基化位点(D类型,9.19%)。研究表明,莫荷罗非鱼"广福1号"基因组DNA的低甲基化特征和甲基化模式的重调可能与耐盐杂种优势有关。
- 相关文献
[1]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及其杂交子代的MSAP分析. 于涛,杨爱国,吴彪,周丽青. 2010
[2]盐度对莫荷罗非鱼幼鱼呼吸和氨氮排泄的影响. 李明昊,陈刚,黄建盛,张健东,周晖,汤保贵,王忠良,卢迈新,李瑞伟. 2014
[3]急性温度胁迫对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影响. 吴彪,杨爱国,孙秀俊,刘志鸿,周丽青,宫一震. 2016
[4]虾夷扇贝选育群体与野生群体基因组DNA甲基化的MSAP分析. 吴彪,杨爱国,董迎辉,郑利兵,刘志鸿,周丽青,孙秀俊,郑言鑫. 2015
[5]基于MethylRAD-Seq技术对仿刺参DNA甲基化图谱的研究. 李玉强,王睿甲,李语丽,孙红振,李仰平,牟闯,吕佳,王师,包振民. 2018
[6]脊椎动物父系基因组主动去甲基化研究进展. 孙冰,谢明树,陈松林,赵文. 2013
[7]盐碱水环境对脊尾白虾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影响. 秦桢,李吉涛,李明栋,王佳佳,葛倩倩,刘萍,李健. 2022
[8]金乌贼生长期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 何暮春,张金勇,刘长琳,项子龙,柳淑芳,庄志猛,薛同明. 2018
[9]野生和"黄海1号"中国明对虾不同组织基因组DNA的MSAP分析. 杜盈,何玉英,李健,刘磊,孙铭,王清印. 2013
[10]凡纳滨对虾易位子相关蛋白α亚基(TRAPα)基因解析及其与WSSV抗性的关联. 王晶晶,李旭鹏,薛倩,曹宝祥,栾生,罗坤,隋娟,代平,曹家旺,谭建,陈宝龙,傅强,孔杰,高焕,孟宪红. 2024
[11]刺参响应灿烂弧菌侵染的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和转录组差异及其关联分析. 李欣容,廖梅杰,李彬,荣小军,畅孟阳,王印庚,于永翔,张正,范瑞用,刘清兵. 2022
[12]不同光照周期下黄鳝不同组织DNA甲基化的MSAP分析. 魏国华,曹哲明,丁炜东,邴旭文. 2015
[13]不同浓度Cd~(2+)对鲤鱼基因组DNA的影响. 曹哲明,杨健. 2010
[14]低温对罗非鱼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影响. 朱华平,卢迈新,黄樟翰,高风英,可小丽,刘志刚,李庆勇,刘玉姣. 2013
[15]三疣梭子蟹甲基转移酶2基因克隆及在胚胎、幼体和性腺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蔡影,孟宪亮,刘萍,李健,环朋朋,孙东方. 2018
[16]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及其杂交F1的DNA甲基化分析. 李炎璐,陈超,陈建国,翟介明. 2019
[17]中国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与韩国刺参杂交子一代生长和抗病力比较. 谭杰,王亮,高菲,邹安格,孙慧玲,李凤辉,范超晶,左之良,燕敬平. 2015
[18]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及其杂交子代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于涛,杨爱国,周丽青,吴彪,刘志鸿. 2011
[19]魁蚶中国群体与韩国群体杂交子一代养成期生长比较. 郑言鑫,蔡忠强,王鹏,吴彪,张树宝,赵春暖,于涛,林建国,孙超. 2018
[20]4个不同地理群体刺参杂交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 郑言鑫,赵春暖,于涛,蔡忠强,林建国,秦搏.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线纹尖塘鳢性别相关的2个dmrt基因结构特征及表达规律
作者:樊佳佳;马冬梅;朱华平;林明辉;钟再选;田园园
关键词:线纹尖塘鳢;Oxldmrt1;Oxldmrt3;基因结构;基因表达;荧光原位杂交
-
碱度对尼罗罗非鱼肝脏免疫、肠道菌群结构和代谢物的影响
作者:蒋利进;衣萌萌;可小丽;曹建萌;刘志刚;王章;谭泽加;卢迈新;王淼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碱度;高通量测序;肠道微生物;代谢组
-
温度对泥鳅性别分化的影响
作者:黄桂云;卢迈新
关键词:
-
大口黑鲈MyD88基因的克隆及其对NF-κB的激活作用
作者:高风英;董浚键;张赫桐;李佳鑫;朱芷琳;孙成飞;叶星
关键词:大口黑鲈;髓细胞分化因子88 (MyD88);克隆;表达分析;亚细胞定位;核因子κB (NF-κB)
-
尼罗罗非鱼MYF6基因SNP位点筛选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作者:高风英;佟延南;刘志刚;曹建萌;王淼;衣萌萌;可小丽;卢迈新;朱海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肌源性因子6(MYF6);SNP;双倍型;生长性状
-
eDNA监测空间分辨率量化方法研究-以长江中游干流平水期为案例
作者:杨海乐;许兰馨;周琼;刘志刚;吴金明
关键词:环境DNA监测;空间分辨率;可信度与覆盖度;流域生物信息流;流域生态学
-
POU1F1基因SNP位点与尼罗罗非鱼体质量和形态性状的相关性
作者:高风英;佟延南;曹建萌;刘志刚;王淼;衣萌萌;可小丽;卢迈新;朱海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POU1F1;SNPs;双倍型;体质量;形态性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