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提香处理对贵州珠形茶品质及香气成分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沈强 1 ; 牟小秋 2 ; 郑文佳 1 ; 胡华键 1 ; 赖飞 3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2.贵州春秋实业公司

3.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珠形茶;品质;香气;提香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12 年 03 期

页码: 171-1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探索适宜的摊凉时间和提香温度,为茶叶加工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采用理化成分测定法、感官审评法和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技术,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研究了不同提香处理对贵州珠形茶品质及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贵州珠形茶茶样含水量、茶多酚含量、香气和滋味呈显著差异,个别处理茶样的氨基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差异。摊凉8h提香,茶样(P2)的香气和滋味得分最高,分别为93分和91.5分;分离鉴定出6种醛类、13种酮类、11种烷烃类、13种烯烃类、15种酯类、4种酸类、12种醇类、2种酚类、5种奈类、2种苯类和10种杂环类及其他,共计93种化合物。摊凉8h再提香,温度控制在110~120℃,有利于形成贵州珠形茶滋味醇正、栗香较显和香气持久的独特品质风味。

  • 相关文献

[1]不同摊放时间后提香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牟春林,沈强,郑文佳. 2010

[2]珠形名优绿茶加工优化技术研究. 赵华富,申东,何萍,申立,刘诗伟,郑文佳. 2016

[3]不同投叶量对珠形茶造形技术的影响. 申东,牟春林,何萍,左龙舟,郑文佳. 2012

[4]珠形茶摊青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 沈强,潘科,张建,郑文佳. 2013

[5]贵州扁形茶脱毫、提香过程中叶温主要变化规律初探. 崔鑫霞,罗显扬,郑文佳. 2010

[6]湄江翠片加工工艺中香气与色泽的相关性初探. 申东,何萍. 2008

[7]湄江翠片加工中香气与色泽的相关性初探. 申东,何萍,张道贵. 2007

[8]摊青时间对绿宝石茶香气成分的影响. 郑文佳,沈强,牟春林. 2011

[9]贵州绿茶新型杀青技术试验初报. 牟春林,刘晓霞,郑文佳. 2010

[10]贵州扁形绿茶香气成分组成研究. 郑文佳,沈强,郑道芳. 2011

[11]HS-SPME-GC-MS联用法分析不同通氧发酵加工工艺红茶香气成分. 潘科,冯林,陈娟,杜晓. 2015

[12]不同类型芒果果肉类胡萝卜素、香气和糖酸品质分析. 马玉华,马小卫,武红霞,周毅刚,许文天,王松标. 2015

[13]绿茶风味品质形成的研究进展. 乔大河,陈娟,梁思慧,杨春,李燕,郭燕,密孝增,陈正武. 2022

[14]灵芝菌固态发酵夏秋梅占红茶风味特征分析. 戴宇樵,罗学尹,刘亚兵,李琴,刘忠英,张拓,潘科,龙林. 2024

[15]贵州茶叶灰分含量分析. 刘晓霞. 2011

[16]厌氧/好氧处理对茶叶中GABA含量富集及其品质的影响研究. 沈强,潘科,郑文佳,罗显扬,张建. 2012

[17]紫云英还田对常规红米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江学海,周维佳,李敏,周彩霞,罗德强,姬广梅,李立江,丁艳锋,王绍华. 2016

[18]不同制干方法对辣椒干品质的影响. 张爱民,蓬桂华,付文婷,韩世玉. 2015

[19]湄潭翠芽回潮技术应用研究. 任家强,申东,黄大灿. 2012

[20]贵州小叶苦丁红茶初加工技术. 郑文佳,龙明树,赵志青,罗显扬,刘晓霞.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