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品种青贮玉米与拉巴豆套种对青贮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亚娇 1 ; 马培杰 1 ; 吴佳海 1 ; 牟琼 1 ; 覃涛英 1 ; 王晓强 1 ; 马宁 1 ; 张蓉 1 ; 李德芳 1 ; 朗永祥 1 ; 吴有松 1 ; 田应学 1 ; 韩永芬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

关键词: 套种;产量;农艺性状;变异;相关关系;青贮玉米;拉巴豆

期刊名称: 草业学报

ISSN: 1004-5759

年卷期: 2019 年 009 期

页码: 209-2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寻求青贮玉米栽培中性状改良、产量升高的新途径和新技术,在贵州松桃县九江乡试验地以青贮玉米(郑青贮1号、豫青贮23)和拉巴豆为研究材料,于青贮玉米行距间套种不同行数的拉巴豆,共设3个处理玉米不套作、一行玉米+一行拉巴豆、一行玉米+两行拉巴豆,研究多行拉巴豆套种对青贮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贮玉米行间套种两行拉巴豆时青贮玉米产量最高,郑青贮1号产量达55350.00 kg·hm-2,豫青贮23产量达75410.71 kg·hm-2;套种一行拉巴豆时株高最高,但豫青贮23的产量、株高均优于郑青贮1号,分别高达62013.89 kg·hm-2和298.99 cm;随着套种拉巴豆行数的增加郑青贮1号农艺性状指标叶长增大,叶宽和穗数减小,而豫青贮23的农艺性状指标变异正好相反;郑青贮1号套种两行拉巴豆时穗长最长达37.24 cm,而豫青贮23不套种拉巴豆时穗长最长达43.57 cm;变异分析中,两个青贮玉米品种产量和穗数均是变异较大,达到17%以上;套种两行拉巴豆时的郑青贮1号收入最高可达29335.50元·hm-2,豫青贮23收入最高可达38664.76元·hm-2,豫青贮23的经济效益要显著优于郑青贮1号.

  • 相关文献

[1]甜高粱套种拉巴豆的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班骞,吴佳海,苏生,孙方,马培杰,韩永芬. 2020

[2]不同青贮饲料对肉牛生产性能与经济效益的影响. 马培杰,李亚娇,吴佳海,牟琼,李娟,舒健虹,罗天琼,蔡璐,韩永芬. 2020

[3]喀斯特地区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的综合评价. 童成昊,周文章,莫本田,陆龙超,邓似辰,秦杨,李干洲,徐龙鑫,武俊达. 2023

[4]几种替代植物对入侵杂草紫茎泽兰的防控效果. 卢向阳,张锦华,左相兵,刘冰,郑雅婧. 2012

[5]不同轮作模式对青贮玉米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谯记,娄芬,杨西友,熊俊,甘小波,蔡一鸣. 2018

[6]浅谈花溪灰萝卜种子最佳收获期. 李娟,雷霞,牟琼,杨春燕. 2015

[7]AMMI模型在马铃薯产量及农艺性状分析中的应用. 李亚杰,范士杰,张俊莲,白江平,王蒂. 2013

[8]甘蓝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郭惊涛,孟平红,吴康云,邓英. 2012

[9]不同栽插时期对黔紫薯2号甘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曾宪浩,吴巧玉,陈恩发,邓仁菊. 2018

[10]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宣薯2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雷尊国,邓宽平,彭慧元. 2011

[11]引进果蔗新品种(系)区域试验研究. 易代勇,周正邦,朱文华,李向勇,王代谷. 2009

[12]15份紫苏材料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陈东杰,汤勇,沈奇,高志宏,徐春,王仙萍,郭平,田世刚. 2017

[13]陕2A不育系微粉量对植株生长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朱刚. 1999

[14]贵州省马铃薯区试品种产量与农艺性状的GGE双标图分析. 石强,李亚杰,范士杰,张俊莲,白江平,王蒂. 2015

[15]黔豆08002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黄建斌,陈佳琴,朱星陶,杨春杰. 2017

[16]黔引07-01不同用种量对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易代勇,周正邦,朱文华,谢惠珏,詹正兴. 2009

[17]播期对黔豆7号产量及其主要性状的影响. 陈佳琴,朱星陶,杨春杰,谭春燕. 2013

[18]果蔗新品系黔蔗06/126的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周正邦,龙明树,朱文华,李向勇,彭仕蓉. 2013

[19]氮磷钾及密度对贵州中部马铃薯产量及淀粉含量的影响. 吴巧玉,夏锦慧,李其义,曾宪浩,何天久. 2015

[20]桂闽引象草不同轮作栽培模式研究. 付薇,陈伟,韩永芬,苏生,桂永清.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