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稻田氨挥发影响因素及其减排措施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国英 1 ; 郭智 1 ; 刘红江 1 ; 王鑫 1 ; 陈留根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种养结合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稻田;氨挥发;影响因素;减排措施

期刊名称: 生态环境学报

ISSN: 1674-5906

年卷期: 2020 年 29 卷 009 期

页码: 1912-19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氨挥发对大气PM2.5贡献率较高,从源头上控制氨挥发对降低大气污染物含量、减少雾霾,以及大幅度提升空气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在农业源氨排放中,由农业活动(主要是施肥)导致的氨排放占整个农业源氨排放的40%,其中,中国南方稻田氮素损失严重,氨挥发占较高比重.因此,对国内外关于稻田氨挥发的研究进行系统总结,分析影响稻田氨挥发的机理和主要因素,对稻田氨挥发减排措施的制定有指导意义.从分析氨挥发机理入手,概述稻田氨挥发的规律;并通过对稻田氨挥发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影响稻田系统NH3排放的主要因素包括气候条件(温度、光照和降雨、风速和湿度)、土壤理化性质(pH、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以及粘土含量等)、施肥因素(肥料种类、施肥量、施肥方式、耕作方式、施肥时期以及灌溉),其中温度、土壤pH、有机质以及施肥量与NH3挥发呈正相关,而土壤粘土含量则与NH3挥发呈负相关.此外,就控制稻田氨挥发的措施进行探讨,主要包括稻渔共作、套养浮萍、放养满江红,以及施用新型生物炭等措施;同时对稻田系统NH3挥发减排措施今后研究的重点进行展望,指出可从水稻栽培管理措施入手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综合的氨挥发减排技术体系,以期为水稻最佳栽培管理模式的制定提供技术参考,为实现农业的高产和高效、确保农业生态环境的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秸秆还田背景下农田碳排放效应研究进展. 汪慧泉,杨国英,顾克军. 2024

[2]沼液与有机肥配施条件下氮损失风险的研究. 周炜,孙国峰,王鑫,童红玉,盛婧. 2019

[3]不同表面分子膜材料抑制稻田氨挥发的效果及其作用途径. 王梦凡,俞映倞,杨梖,谢斐,侯朋福,杨林章,薛利红,孙庆业. 2019

[4]太湖地区稻田不同氮肥管理模式下氨挥发特征研究. 俞映倞,薛利红,杨林章. 2013

[5]不同比例沼液和尿素配施对稻田氨挥发的影响. 高波,王凯,李红阳,孙星星,马晶晶,张俊喜,杨智青. 2022

[6]紫云英不同时期还田部分替代化肥对氨挥发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胡中泽,衣政伟,王安,杨大柳,张岳芳,陈留根,王显. 2021

[7]生活污水灌溉对麦秸还田稻田氨挥发排放的影响. 徐珊珊,侯朋福,范立慧,薛利红,杨林章,王绍华,李刚华. 2016

[8]缓控释肥侧深施对稻田氨挥发排放的控制效果. 侯朋福,薛利祥,俞映倞,薛利红,范立慧,杨林章. 2017

[9]生物质炭对伊乐藻堆肥过程氨挥发的作用效应研究. 王海候,沈明星,凃荣文,严慧霞,陆长婴,施林林,周新伟. 2014

[10]太湖流域稻田对3种低污染水氮的消纳利用及化肥减量效果. 马资厚,薛利红,潘复燕,徐珊珊,高倩,杨林章. 2016

[11]两种土壤增效剂对稻田氨挥发排放的影响. 周玉玲,侯朋福,李刚华,王绍华,杨林章,薛利红,丁艳锋. 2019

[12]氮肥减投条件下膜材料使用对稻田氨挥发排放的影响. 俞映倞,王梦凡,杨梖,何世颖,段婧婧,杨林章,薛利红. 2021

[13]华北平原长期施肥和耕作对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李凡,李江叶,郝晋珉,牛灵安. 2018

[14]氮肥减施与花生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氨挥发、氮肥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胡中泽,衣政伟,杨大柳,王安,陈留根,张岳芳,王显. 2022

[15]麦秸水热炭及其改良产物对水稻产量和稻田氨挥发排放的影响. 韩晨,侯朋福,薛利红,冯彦房,余姗,杨林章. 2021

[16]添加生物炭的水芹湿地对农村低污染水的净化研究. 段婧婧,薛利红,尹爱经,冯彦房,杨林章. 2017

[17]硝化抑制剂施用对水稻产量与氨挥发的影响. 孙海军,闵炬,施卫明,冯彦房,李卫正. 2015

[18]猪粪沼液施用对土壤氨挥发及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吴华山,郭德杰,马艳,常志州. 2012

[19]追施猪粪沼液对菜地氨挥发的影响. 靳红梅,常志州,郭德杰,吴华山. 2012

[20]猪舍不同发酵床垫料氨挥发与氧化亚氮排放特征. 张丽萍,孙国峰,盛婧,陈留根,郑建初.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