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永斌 1 ; 赵远玲 1 ; 闫丽娟 2 ; 孟庆勇 1 ; 王广金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2.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园艺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外源DNA导入;光合特性;同工酶;RAPD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1 年 27 卷 07 期
页码: 63-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以玉米DNA导入水稻品种‘龙粳4’中,以提高水稻的光合效率。对生育中、后期叶绿素a、b和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DNA差异、过氧化物酶及脂酶同工酶电泳和农艺性状的研究表明:与受体相比,外源DNA导入引起变异后代在生理、DNA、蛋白质和形态性状上发生改变,从而引起光合特性表现不同程度的变异。证明通过导入可以将玉米的高光效特性传递到水稻中,为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相结合选育高光效水稻新品种提供依据。
- 相关文献
[1]玉米DNA导入水稻的RAPD分子验证. 王永斌,孟庆勇,刘传雪,王广金. 2009
[2]外源野生大豆DNA导入栽培大豆及RAPD分子验证. 雷勃钧,李希臣,卢翠华,钱华,周思君,谢纬武,王斌. 1994
[3]外源DNA导入高粱及其后代的RAPD分子验证. 王黎明. 2002
[4]外源总DNA导入培育大豆新品系D89—9822及其育种价值初探. 刘广阳,杨兴勇,宋丽娟,赫世涛,雷勃钧,卢翠华,钱华,李希臣,吕云波. 1996
[5]外源DNA导入高梁的叶部病害变异及其分子验证. 王黎明. 2007
[6]外源DNA导入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与验证. 吴丽丽. 2010
[7]亚麻外源DNA导入的技术与实践. 康庆华. 2012
[8]外源野生大豆DNA导入栽培大豆引起的变异. 雷勃钧,尹光初,王树林,卢翠华,钱华,周思君,张开旺,隋德志,林忠平. 1989
[9]花粉管通道法在玉米自交系改良中的应用. 祁永红. 2006
[10]外源DNA直接导入大豆的研究. 雷勃钧,尹光初,卢翠华,钱华,张开旺,周思君,王树林. 1991
[11]抗大麦黄矮病小麦新品系选育及其RAPD分子验证. 孙光祖,李忠杰,李希臣,王广金,唐凤兰,张月学,闫文义,孙德全,孙岩. 2000
[12]亚麻外尖DNA导入后代的遗传与变异研究. 王玉富,周思君. 1999
[13]Introduction of exogenous wild soybean DNA into cultivated soybean and RAPD molecular verification. XIE, WW,WANG, B,LEI, BJ,LI, XC,LU, CB,QIAN, H,ZHOU, SJ.
[14]A new strategy for identification of currant (Ribes nigrum L.) cultivars using RAPD markers. Huo, J.,Yang, G.,Zhang, Y.,Li, F.. 2013
[15]文心兰原球茎生长和分化过程中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的变化. 尤海波. 2012
[16]5个国外玉米基本种质群体的同工酶遗传多样性分析. 于洋,王振萍,钱春荣,宫秀杰,牛艳凯,孙丹,郑大浩. 2011
[17]病毒病抗性不同的大豆品种及其F_1代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工酶分析. 陈怡,栾晓燕,黄承运,谷秀芝,杜维广,张桂茹,满为群,刘丽君. 1993
[18]GA_3对快速生长期亚麻POD同工酶影响的研究. 赵东升. 2009
[19]大豆与灰斑病菌互作早期防卫酶及可溶性蛋白的表达特征. 高学文,杨春,樊建坤,丁俊杰,郑天琪,马淑梅. 2003
[20]同工酶技术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刘昭军,李希臣.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大豆根际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金波;王永斌;谭巍巍;刘昭军
关键词:大豆;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
-
小麦花药漂浮培养技术
作者:刘宁涛;赵远玲;车京玉;张起昌;田超;尹雪巍;代丽婷;邵立刚
关键词:小麦;花药;漂浮培养
-
大豆微核心种质资源抗旱性评价
作者:任洪雷;张丰屹;韩新春;洪慧龙;朱筱;王广金;邱丽娟
关键词:大豆;微核心种质;成株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
大豆诱变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晓宇;王永斌;张金波;谭巍巍;肖晖;韩新春;刘昭军;王广金
关键词:大豆;育种;诱变育种技术;应用
-
玉米新品种东利718的选育
作者:李铁;孙铭隆;王俊强;魏东波;陈青利;唐金宝;丁昕颖;凃靖;李冬梅;赵远玲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东利718;选育;欧洲种质
-
玉米机械化粒收品种齐丰3871的选育
作者:李铁;孙铭隆;王俊强;丁昕颖;刘春迪;刘春雷;凃靖;李冬梅;赵远玲
关键词:玉米品种;齐丰3871;机械粒收;特征特性
-
利用野生二粒小麦选育春小麦新品种龙春3号和龙春4号
作者:赵远玲;李铁;李冬梅;孙铭隆;高凤梅;迟永芹;孙毅民;孙连发
关键词:野生二粒小麦;抗旱;龙春3号;龙春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