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线粒体控制区和微卫星标记探讨秦岭细鳞鲑物种有效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熊冬梅 1 ; 蒙彦晓 1 ; 张鑫淼 1 ; 王继隆 2 ; 冯广朋 3 ; 邵俭 4 ; 王立新 1 ;

作者机构: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水产科学系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4.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关键词: 线粒体控制区;微卫星标记;秦岭细鳞鲑;尖吻细鳞鲑;钝吻细鳞鲑

期刊名称: 水生生物学报

ISSN: 1000-3207

年卷期: 2023 年 005 期

页码: 809-8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文章基于线粒体控制区基因序列和微卫星标记比较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tsinlingensis Li)、黑龙江流域的尖吻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Pallas)和钝吻细鳞鲑(Brachymystax tumensis Mori)的分子遗传差异,为澄清其分类地位争议提供分子证据。结果表明:(1)扩增217个样本的mtDNA D-loop区序列,共获得45个单倍型,类群间无共享单倍型;基于单倍型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三个细鳞鲑类群呈独立的支系;(2)基于14个呈多态性位点的遗传分化结果表明,秦岭细鳞鲑与尖吻或钝吻细鳞鲑之间的遗传距离均大于尖吻细鳞鲑和钝吻细鳞鲑之间的遗传距离;(3)基于线粒体D-loop和多态性微卫星位点计算出的遗传分化系数(FST)都远高于0.25表明三个类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极高。这些结果表明,秦岭细鳞鲑与黑龙江流域细鳞鲑之间遗传分化程度高,结合前期发现秦岭细鳞鲑与黑龙江细鳞鲑类群有明显形态分化的研究结果及它们之间地理隔离已久的现状,研究初步判定秦岭细鳞鲑为独立物种,并建议以Brachymystax tsinlingensis Li为拉丁名。同时,建议将秦岭细鳞鲑作为独立单元进行保护,避免人为引种或杂交等因素造成种质资源破坏。

  • 相关文献

[1]基于形态学差异探讨秦岭细鳞鲑亚种有效性问题. 蒙彦晓,王桂华,熊冬梅,刘海侠,张建禄,王继隆,王立新,刘小林. 2018

[2]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变异探讨黑龙江和图们江细鳞鲑属鱼类的分类地位. 马波,姜作发,霍堂斌. 2009

[3]乌苏里江2种细鳞鲑种群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微卫星分析. 马波,姜作发. 2007

[4]乌苏里江流域尖吻细鳞鲑及钝吻细鳞鲑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荻,徐革锋,刘洋,卢彤岩,牟振波. 2010

[5]牡丹江水系钝吻细鳞鲑的同工酶. 钱学磊,孙中武,尹洪滨,庞艳红,张地龙,牟振波. 2009

[6]兰州鲇与秦岭细鳞鲑血清生化指标的比较研究. 兰国柱,李涛,杨元昊,陈博,李锋刚,范晶晶,武金星,李海滨,王绿洲. 2019

[7]秦岭细鳞鲑稚鱼对底质颜色、光照强度及光色的选择行为. 张林,兰开勇,宋荣群,熊冬梅,李瑞娇,李军文,姜海波,邵俭. 2023

[8]秦岭细鳞鲑的年龄与生长. 薛超,危起伟,孙庆亮,吴金明,李罗新. 2013

[9]秦岭细鳞鲑早期发育观察. 施德亮,危起伟,孙庆亮,李罗新,杜浩. 2012

[10]秦岭细鳞鲑栖息地环境特征研究. 吴金明,杨焕超,邵俭,杜浩,王成友,危起伟. 2017

[11]秦岭细鳞鲑的研究进展. 王丰. 2011

[12]中国鱚群体形态特征和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的比较研究. 张红艳,张岩,高天翔. 2012

[13]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红唇薄鳅线粒体控制区遗传多样性研究. 申绍祎,田辉伍,汪登强,陈大庆,刘绍平. 2017

[14]基于线粒体D-loop序列的长江口中华鲟幼鱼遗传多样性分析. 孙丽婷,赵峰,张涛,纪严,庄平. 2019

[15]中国近海黑鲷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多态性分析. 龚金波,苏天凤,夏军红,龚世园,江世贵. 2006

[16]凡纳滨对虾亲本和子一代群体的线粒体DNA遗传特征研究. 陈薇,马凌波,马春燕. 2016

[17]条石鲷养殖群体线粒体控制区序列遗传变异分析. 孙鹏,李杰,尹飞,彭士明,柳敏海,施兆鸿. 2011

[18]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线粒体控制区序列遗传变异研究. 肖志忠,肖永双,任桂静,高天翔,涂登志,韩志强,马道远,徐世宏,刘清华. 2013

[19]长江上游中华金沙鳅和短身金沙鳅线粒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龙安雨,田辉伍,汪登强,陈大庆,周湖海,段辛斌. 2020

[20]根据mtDNA控制区序列分析野生唇(鱼骨)的种群遗传结构. 佟广香,匡友谊,尹家胜,耿龙武,徐伟.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