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鄱阳湖凶猛性鱼类鲶和乌鳢对克氏原螯虾幼体的捕食选择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明光 1 ; 陈建华 1 ; 冯广朋 1 ; 王海华 1 ; 张燕萍 1 ;

作者机构: 1.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鄱阳湖;鲶;乌鳢;饵料生物;克氏原螯虾幼体;捕食选择性

期刊名称: 水生生物学报

ISSN: 1000-3207

年卷期: 2024 年 48 卷 005 期

页码: 799-8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自长江禁渔以来,鄱阳湖凶猛性鱼类数量呈持续增长的态势,为明确凶猛性鱼类的捕食活动是否会对克氏原螯虾的种群造成影响,研究以鲶(Silurus asotus)、乌鳢(Channa argus)为捕食者,选择8种不同种类的饵料生物,即3种规格[小:(39.20±1.30)mm;中:(49.82±2.13)mm;大:(58.99±1.16)mm]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幼体、鲤(Cyprinus 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和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为猎物,分别开展鲶和乌鳢对饵料生物种类和克氏原螯虾幼体规格的选择性研究.结果表明:(1)鲶、乌鳢均喜好在夜间捕食,并且鲶、乌鳢的捕食高峰期均集中在为20:00-8:00;(2)多种饵料生物同时存在时,鲶、乌鳢均未捕食克氏原螯虾幼体,并且对鲤、食蚊鱼和日本沼虾表现出较明显的捕食偏好性.(3)同种规格克氏原螯虾幼体的组合中,鲶对小规格克氏原螯虾幼体存在明显的捕食偏好性,同时乌鳢捕食小规格克氏原螯虾幼体的数量也显著高于大规格的数量(P<0.05).(4)多种规格克氏原螯虾幼体等量混养组合中,鲶、乌鳢对小规格克氏原螯虾幼体存在明显的捕食偏好性,并且这种偏好性随克氏原螯虾幼体间规格差距增大而升高.综上,在多种饵料生物共存时,克氏原螯虾不是凶猛性鱼类的最佳猎物;但当其他饵料生物种类及数量较少时,较小的克氏原螯虾幼体依旧面临较高的捕食威胁.

  • 相关文献

[1]人工养殖鲶的TRAP遗传分析. 葛学亮,孙中武,尹洪滨. 2010

[2]外来鱼类革胡子鲶与本地鲶的功能反应及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朱冰涛,徐猛,刘超,顾党恩,余梵冬,杨叶欣,胡隐昌,牟希东. 2020

[3]杂交鲶精子入卵扫描电镜观察. 陈军,刘伟,赵春刚,王丙乾,潘伟志. 2004

[4]怀头鲶、鲶及其杂交F_1代胚胎发育的比较研究. 陈军,赵立,赵春刚. 2010

[5]三种大型钵水母幼体对牙鲆和许氏平鲉仔稚鱼的捕食选择性. 刘春胜,庄志猛,陈四清,燕敬平,刘长琳,陈昭廷. 2016

[6]两种海星对三种双壳贝类的捕食选择性和摄食率. 齐占会,王珺,毛玉泽,张继红,方建光. 2013

[7]不同饲料对海月水母生长性能的影响. 王文龙,冷向军,刘晃. 2009

[8]珠江口浅海8种经济鱼类的食性研究. 余景,赵漫,陈丕茂,张月平. 2016

[9]春季东海南部海域幼鱼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关系的初步研究. 俞连福,李建生,凌兰英,陈渊泉,徐兆礼. 2004

[10]西江几种主要工业废水对鱼类饵料生物的毒性影响. 余瑞兰,郭叶华,林建志. 1993

[11]长江宜昌江段和东洞庭湖鲢、鳙饵料生物组成及季节性变化. 潘文杰,郑永华,高雷,刘绍平,段辛斌,陈大庆. 2017

[12]池塘养殖匙吻鲟与鳙胃肠道饵料生物的比较. 李学梅,朱永久,杨德国,何勇凤. 2013

[13]考洲洋饵料生物水平综合评价. 蔡文贵,林钦,贾晓平,李纯厚,林燕棠. 2006

[14]化工废水中非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对鱼类饵料生物的毒性影响. 余瑞兰,郭叶华. 1993

[15]对虾养殖中的肥水技术. 李生. 2014

[16]真鲷饵料生物褶皱臂尾轮虫和眼点拟微绿藻的大量培养. 刘新富,雷霁霖,刘忠强,柳学周. 2000

[17]涌湖芦塘养鱼试验. 张建寿,陈兰英,王振声. 1988

[18]汉江中下游水文特点与渔业资源状况. 何力,张斌,刘绍平,段辛斌,王雪光,陈大庆. 2007

[19]中华鲟幼鱼饵料生物及人工饲料的蛋白质和脂肪酸营养价值评价. 庄平,宋超,章龙珍,冯琳. 2009

[20]新疆吉力湖底栖动物调查. 唐富江,姜作发,刘曼红,霍堂斌,李喆,张丽荣.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