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罗氏沼虾氨基脲分布特征及贮藏变化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高芳芳 1 ; 王迪 2 ; 陈胜军 1 ; 邓建朝 1 ; 冯阳 2 ; 潘创 2 ; 李春生 2 ;

作者机构: 1.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国家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农业农村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罗氏沼虾;氨基脲;分布特征;贮藏时间;贮藏温度

期刊名称: 南方水产科学

ISSN: 2095-0780

年卷期: 2023 年 001 期

页码: 147-1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氨基脲(Semicarbazide, SEM)为一种有毒物质,是判断呋喃西林是否违规使用的标记性残留物。为探讨甲壳类水产品中氨基脲的检出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HPLC-MS/MS)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中的SEM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罗氏沼虾不同部位均检出SEM,其中头胸甲和虾壳等甲壳部位SEM检出值较高[平均(32.02±3.75)和(26.85±13.90)μg·kg-1],肌肉和肝脏的SEM检出值较低[平均(1.35±0.67)和(5.56±0.87)μg·kg-1],均超过我国现行规定的残留限量标准(1μg·kg-1);罗氏沼虾虾壳和虾肉中的SEM检出值随贮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甲壳组织中SEM检出值始终高于1.0μg·kg-1,而不同贮藏温度对罗氏沼虾中SEM检出值影响较小。因此,以SEM为标志物对罗氏沼虾进行呋喃西林残留检测时,应考虑样品贮藏时间及本底含量因素,以避免误判;同时为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制备样品时应避免将碎壳混入虾肉中。

  • 相关文献

[1]罗氏沼虾成虾中氨基脲的分布特征. 莫梦松,蔡楠,李来好,王旭峰,王强,关婉琪,赵东豪. 2022

[2]不同虾的组织中氨基脲存在形态及含量分析. 朱盼盼,孙海新,李兆新,邢丽红,孙晓杰,郑旭颖,张梦婷,王继耀,周朝生,孙德祥. 2022

[3]贮藏温度与时间对鱿鱼内脏液体蛋白组成和水解的影响. 王家林,Einar Lied. 2002

[4]日本沼虾中氨基脲含量检测方法的优化. 宋蓓,程波,宋怿,赵凤娇,王赛赛. 2018

[5]甲壳类水产品氨基脲残留来源研究进展. 程波,舒秀君,宋蓓,任源远,韩刚,穆迎春,马兵,宋怿. 2018

[6]室外池塘自然养殖条件下呋喃西林代谢物在中华绒螯蟹体内残留和消除规律. 黄宣运,沈晓盛,黄冬梅,冯兵,于慧娟,蔡友琼. 2017

[7]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体中氨基脲、5-甲基吗啉-3-氨基-2-恶唑烷基酮、1-氨基乙内酰脲和3-氨基-2-唑烷基酮. 李冰,黄宣运,蔡友琼,惠芸华,张晓玲,冯兵,于慧娟. 2013

[8]甲壳类水产品中氨基脲产生及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范清涛,陈胜军,邓建朝,张宾,杨贤庆,李春生,潘创,荣辉. 2020

[9]呋喃西林和呋喃唑酮在海参组织中的代谢消除规律. 付树林,邢丽红,孙伟红,李兆新,郑关超,翟毓秀,郭江涛. 2016

[10]扇贝组织中不同形态氨基脲测定方法研究. 邢丽红,孙伟红,朱盼盼,孙晓杰,李兆新. 2022

[11]甲壳类水产品中氨基脲研究进展. 朱盼盼,邢丽红,李兆新,孙海新,孙晓杰,郑旭颖,张梦婷. 2021

[12]呋喃西林及其代谢物氨基脲的伏安检测方法. 张旭志,谷孝磊,陈碧鹃,马绍赛,曲克明,赵常志. 2014

[13]呋喃西林在海参体内的代谢消除规律研究. 邢丽红,李兆新,王英姿. 2012

[14]中华绒螯蟹中氨基脲的分布及产生机理分析. 彭婕,甘金华,陈建武,周殿芳,何力,陈细华. 2015

[15]环境中氨基脲消解规律及对斑点叉尾鮰残留评估. 索纹纹,刘永涛,艾晓辉,杨秋红,吕思阳. 2013

[16]网箱养殖条件下呋喃西林代谢物SEM在斑点叉尾鮰体内组织分布及消除规律研究. 刘永涛,艾晓辉,索纹纹,余少梅,陈建武. 2013

[17]呋喃西林代谢产物在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体内的消除规律及其对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李东利,李健,常志强,孙铭,王莹,葛红星. 2015

[18]甲壳类水产品中氨基脲的来源及生成机理研究进展. 陈胜军,高芳芳,王迪,冯阳,邓建朝,潘创,赵永强,李春生. 2023

[19]中华绒螯蟹中内源性氨基脲的产生途径研究. 彭婕,吕磊,喻亚丽,甘金华,何力. 2019

[20]呋喃西林和呋喃唑酮代谢物在大菱鲆组织中的消除规律. 谭志军,翟毓秀,冷凯良,王志杰,郭萌萌,王群,邢丽红,刘艳萍,王瑜.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