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炒青绿茶香气品质形成过程中芳香物质的动态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春 1 ; 周雪 1 ; 莫雪 1 ; 郭燕 1 ; 胡伊然 1 ; 龚雪 2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2.贵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炒青绿茶;加工过程;芳香物质;动态变化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17 年 45 卷 01 期

页码: 122-126

摘要: 为探明炒青绿茶香气品质形成过程中香气物质的变化规律,选取福鼎大白茶和黔茶1号1芽2叶制炒青绿茶加工过程样,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富集香气物质,GC-MS检测分析香气成分。结果表明:鲜叶中香气物质种类单一,香气物质数量较少,芳樟醇、香叶醇等醇类香气物质占比超70%,随着加工工序的展开,茶样中香气物质种类愈加丰富;摊青过程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失水和茶叶内部物质的转化,醇类、醛类物质含量降低,酯类、酮类芳香物质含量上升;揉捻过程中福鼎大白茶和黔茶1号的戊醛、青叶醇含量达最高,分别为6.03%、4.14%和4.07%、6.65%;在热作用下,以顺-茉莉酮、吲哚、(E)-4,8-二甲基-1,3,7-壬三烯为代表的高沸点物质在杀青、炒青和烘干过程中含量呈现上升趋势。烘干过程中福鼎大白茶和黔茶1号产生大量的二甲基硫醚,其含量分别为14.08%和19.39%,该物质与青叶醇等一起构成炒青绿茶的新茶香。

  • 相关文献

[1]茶树嫩芽芳香物质不同HS-SPME萃取方式的比较分析. 杨春,郭燕,胡伊然,龚雪,周顺珍. 2015

[2]3个茶树品种(品系)鲜叶香气特征及萜烯指数分析. 杨春,郭燕,周顺珍,陈娟,陈正武,龚雪. 2015

[3]摊青时间对绿宝石茶香气成分的影响. 郑文佳,沈强,牟春林. 2011

[4]八种高盐腌制芥菜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对比分析. 徐俐,胡伯凯,吴康云,邓英. 2013

[5]贵州扁形绿茶香气成分组成研究. 郑文佳,沈强,郑道芳. 2011

[6]基于HS-SPME/GC-MS定性半定量分析藤茶特征香气. 申东,沈强,潘科,郑文佳. 2010

[7]HS-SPME-GC-MS联用法分析不同通氧发酵加工工艺红茶香气成分. 潘科,冯林,陈娟,杜晓. 2015

[8]不同萃取方法对绿茶香气成分影响的研究. 周顺珍,杨春,郭燕,陈娟,陈正武,龚雪. 2015

[9]4份贵州特色香稻挥发性成分分析. 张志斌,田瑞平,吴娴,王倩,唐会会,王忠妮,龚记熠,彭强,朱速松. 2022

[10]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研究菊苣各部位挥发性成分. 程体艳,马凯,范秀章,何静,张振,韩永芬. 2024

[11]电子鼻结合顶空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贵州不同品种辣椒发酵后挥发性成分. 陆宽,王雪雅,孙小静,霍昕,高玉琼,冯发进,杜成兴. 2018

[12]永福报春苣苔叶片扦插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晋宇轩,陈之林,杜致辉,许红娟,杨澜,张朝君. 2023

[13]添加剂对鸡粪好氧堆肥、养分及腐殖化程度的影响. 柳玲玲,顾小凤,魏全全,张萌,芶久兰.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