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林兆松 1 ; 黄振兴 1 ; 唐文庆 1 ; 林明贵 1 ; 徐锦斌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萌动种子;辐射诱变
期刊名称: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1990 年 V 卷 02 期
页码: 12-19
摘要: 本文研究了水稻种子在萌动状态下的辐射效应与诱变效果。结果表明:萌动种子的辐射敏感性比干种子有显著的提高,在湿种、露白、发芽等三种萌动处理间也有明显差别,其强弱依次为露白>发芽>湿种>干种。露白及发芽状态下辐照的半致死剂量仅为干种的15—17%。从M_2代叶绿素突变及抽穗期、株高、育性等5种农艺性状的诱变频率看,萌动种子辐照的突变率均显著高于干种的。其中以露白状态辐照效果最佳,平均诱变率比干种提高了68.5%;其次是发芽状态,提高54.1%。适宜剂量均为8—10Krad。辐照萌动种子,既降低辐照剂量,又提高诱变频率,是辐射育种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
- 相关文献
[1]国兰辐射诱变效应研究初报. 陈华,林兵,潘宏. 2005
[2]三系杂交中稻新品种M76优212的选育. 陈春霞,王洪飞,游晴如,周鹏,涂诗航,郑菲艳,董瑞霞,郑家团,黄庭旭. 2020
[3]60Co-γ辐射诱变李新品种福红的差异性状及果实品质分析. 周丹蓉,叶新福,方智振,林炎娟,陈文光. 2023
[4]60Co辐射选育的姬松茸新菌株J37农艺性状与降低重金属含量效应. 陈华,叶菁,林怡,王义祥,刘朋虎. 2021
[5]~(60)Co-γ射线辐射对荷兰鸢尾花色诱变效应的研究. 林兵,钟淮钦,黄敏玲,樊荣辉,罗远华. 2019
[6]超级杂交稻恢复系"航1号"的选育与应用. 谢华安. 2005
[7]中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实践与展望. Hua' an Xie,谢华安. 2012
[8]福建省水稻科技创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翁国华. 2002
[9]水稻内生细菌与根系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相关性. 刘波,胡桂萍,朱育菁,郑雪芳,苏明星. 2010
[10]水稻品种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 朱育菁,刘波,胡桂萍,郑雪芳,史怀. 2010
[11]基于正向遗传学策略解析水稻免疫相关性状分子机制. 陈松彪. 2014
[12]水稻白转绿突变体的特性、遗传及其育种应用. 房贤涛,马洪丽,赵福源,章清杞,张书标. 2009
[13]移栽灵混防治旱育秧立枯病和提高秧苗素质的研究. 刘浩官,宋宝京. 1997
[14]水稻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雄蕊维管组织超微结构观察. 刘利华,周天理. 1992
[15]表达广谱抗真菌蛋白转基因水稻元素组成分析. 姚清华,宋永康,陈丽华,李玥仁. 2012
[16]硒肥对早、晚季水稻精米和米糠中硒含量变化的影响. 江川,王金英,李书柯,彭雪娟. 2008
[17]稻田人工生物圈的调控技术研究. 林忠华. 1997
[18]6个水稻叶色白转绿光温敏核不育突变体的育种研究. 房贤涛,马洪丽,赵福源,章清杞,张书标. 2011
[19]CMS-FA胞质不育恢复系金恢3号配制系列杂交稻组合产量结构分析. 仇秀丽,王洪飞,王乃元,梁康迳. 2013
[20]再生稻产量与根系机理的相关性. 林文,张上守.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存放一年‘春闺’与‘福云6号’闽南乌龙茶香气特征研究
作者:李鑫磊;邓慧莉;徐锦斌;孔祥瑞;钟秋生;游小妹;单睿阳;林郑和;陈常颂
关键词:春闺;福云6号;闽南乌龙茶;自然存放;香气组分
-
存放一年'春闺'与'福云6号'闽南乌龙茶香气特征研究
作者:李鑫磊;邓慧莉;徐锦斌;孔祥瑞;钟秋生;游小妹;单睿阳;林郑和;陈常颂
关键词:春闺;福云6号;闽南乌龙茶;自然存放;香气组分
-
构建福建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作者:林本农;刘以籁;林升清;林明贵;施礼河;黄小红
关键词: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议
-
计算机在营养膳食中的应用述评
作者:郑回勇;林明贵;张晓峰
关键词:
-
农作物突变育种的成就与趋势
作者:林兆松
关键词:
-
核技术改良稻米氨基酸的研究
作者:林兆松;郑兢贵;徐浩;钱爱萍
关键词:
-
利用示踪原子法研究水稻主茎与分蘖的营养关系
作者:林兆松;郑文鑽;宋银官;林永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