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郭萌萌 1 ; 吴海燕 1 ; 李兆新 1 ; 薛瑞宇 1 ; 谭志军 1 ; 翟毓秀 1 ; 沈国励 1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非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大田软海绵酸;硫堇;亚甲基蓝;纳米金
期刊名称: 分析测试学报
ISSN: 1004-4957
年卷期: 2014 年 33 卷 02 期
页码: 161-1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聚硫堇(PTH)修饰电极为传感界面提供一个生物修饰功能基质膜,借助纳米金(GNPs)的导电性、生物相容性与高比表面积特性实现抗体的有效固定,并以亚甲基蓝(MB)为电子媒介加速电极表面电化学反应的电子传递,构建了一种高灵敏的非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贝类毒素大田软海绵酸(OA)的检测。当分子结构中含有羧基和酚基的OA与其抗体特异性结合后,生成以阴离子形式存在的抗原-抗体复合物,阻碍了传感器表面电子的传递,导致峰电流下降。利用免疫反应前后峰电流的变化,可对OA进行特异性识别和准确定量。在优化实验条件下,OA浓度的对数在0.2~100μg/L范围内与其峰电流的变化值(ΔI)呈线性相关,线性方程为ΔI=1.721 7+1.083 6lgρ,相关系数为0.992 0,检出限为0.1μg/L。该免疫传感器重现性好、特异性强,用于实际贝类样品的测定,回收率为85.3%~112%。
- 相关文献
[1]大田软海绵酸对黑鲷胚胎发育及仔鱼的急性毒性. 蒋玫. 2011
[2]磷酸酶抑制比色法快速测定贝类中腹泻性贝毒素. 郭萌萌,吴海燕,薛瑞宇,谭志军,李兆新. 2014
[3]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贝类中大田软海绵酸、鳍藻毒素、蛤毒素和虾夷扇贝毒素. 郭萌萌,谭志军,吴海燕,李兆新,翟毓秀. 2012
[4]一种高灵敏检测贝类中大田软海绵酸的可抛式核酸适配体传感器. 陈佳琦,吴海燕,张旭志,郑关超,孙晓杰,郭萌萌,谭志军,翟毓秀,牟海津. 2019
[5]基于亚甲基蓝的水体急性毒性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吴立冬,刘玲,李丹,付啸辰,刘欢,宋怿,马兵,翟俊峰. 2016
[6]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测定鱼体中的亚甲基蓝. 黄宣运,杨光昕,孔聪,黄冬梅,蔡友琼. 2020
[7]亚甲基蓝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黄宣运,杨光昕,史永富,黄冬梅,叶洪丽,蔡友琼. 2021
[8]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亚甲基蓝残留量. 王媛,于慧娟,钱蓓蕾,黄冬梅,惠芸华,蔡友琼. 2013
[9]亚甲基蓝比色法测定海参不同组织酸性黏多糖含量. 王泽文,冷凯良,翟毓秀,孙伟红,邢丽红,苗钧魁. 2011
[10]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亮绿、亚甲基蓝及其代谢物残留量. 余玮玥,黄冬梅,史永富,孔聪,田良良,韩峰,张政权. 2019
[11]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虾夷扇贝中大田软海绵酸及其天然衍生物. HUI Yun-hua,惠芸华,HUANG Dong-mei,黄冬梅,TIAN Liang-liang.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食品中维生素B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霍善琴;赵新楠;林怡辰;王腾;谭志军;彭吉星
关键词:维生素B;前处理方法;检测方法;含量分析
-
麻痹性贝毒亚慢性暴露对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
作者:王潇潇;陈彩红;郑关超;霍善琴;谭志军;吴海燕
关键词:麻痹性贝毒;脂质组学;差异脂质;代谢通路
-
鲍营养品质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王腾;赵新楠;林怡辰;宋冬茹;霍善琴;薛勇;谭志军;彭吉星
关键词:鲍;营养品质;影响因素
-
盐度对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在海水-沉积物界面吸附行为的影响
作者:姜舒祺;毕宇杰;张涛;冯志华;耿倩倩;谭志军;郭萌萌
关键词: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海水;沉积物;盐度;吸附;新污染物
-
河北省近岸贝类中麻痹性贝毒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估
作者:李晓康;吴海燕;程玲;车瀚钰;刘丽娟;牟海津;谭志军;郑关超
关键词:麻痹性贝毒;河北;贝类;污染特征;安全评估
-
全氟辛酸(PFOA)对菲律宾蛤仔血淋巴的毒性效应研究
作者:龚秀琼;周扬;李风铃;郭萌萌;耿倩倩;谭志军;姚琳;江艳华;曲梦
关键词:全氟辛酸;菲律宾蛤仔;免疫毒性;血细胞;生态风险
-
厚壳贻贝中麻痹性贝毒的蓄积及其对滤食率的影响
作者:杨越聪;郑关超;赵辉辉;张海涛;谭志军;吴海燕
关键词:厚壳贻贝;麻痹性贝毒;生物转化;滤食率




